不仅是科技狂欢 更是爱与梦想的演绎
发布时间:2018-05-28 09:25:43

重新定义“志愿者”,原来科技可以这么玩

黑科技、创意无限、年轻人的活力与激情……这次大会的亮点多到数不清,然而大会“召集人”王坚博士认为,大会最大的看点是志愿者。

据介绍,“2050大会”是由杭州市云栖科技创新基金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共同发起的。同时,大会的全部收入将用于大会本身,或者未来将通过基金会支持更多青年创新项目。大会为年轻人准备的所有活动,均由志愿者和志愿机构合力完成。

在“2050大会”的官网上,没有指导单位,没有主办单位,只有各种志愿机构:极客邦科技、动点科技等各领域最具活力的初创公司,有杭州相关政府部门,还有小镇周边的村民主动为大会承担后勤保障,默默讲述着大会的与众不同。

不仅是高校的学生、热心的青年,许许多多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也加入到了志愿者的大军当中。只要上网报名,就可以和他们“约会”:英特尔总裁布莱恩·科兹安尼,微软亚洲研究院前院长、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哈佛大学博士、同济大学设计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特赞创始人及CEO范凌……他们奉献出自己的私人假期,与青年们一起探讨科技与未来,为大会增添了一抹温暖的亮色。

志愿者的精神,不仅绽放在当下,更将传达到未来。此次大会推出了“候鸟计划”,为那些热爱科技,但身处不发达地区、受困于经济因素不能参与到大会的年轻人提供差旅支持,让他们开启与世界科技青年的团聚。记者了解到,杭州市云栖科技创新基金会每年将通过“2050候鸟计划”,为100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提供参会的差旅费支持,并为10位“2050青年奖”获奖者提供每人1万美元的奖励。

“2050大会”为什么会诞生在杭州?

从今年开始,“2050大会”将成为云栖小镇的“常驻项目”,每年一届。而与之相生的云栖大会,至今已举办到了第10个年头。2017年云栖大会,共吸引到了7万人现场参与,在线观看人数更是突破了千万。

曾经有其他城市的政府官员问“2050大会”的“发起人”王坚:能否把云栖大会或者“2050大会”“移师”到他们城市?

“不可能。云栖大会和“2050大会”,能且只能在杭州生长。” 每一次,王坚的回答都非常坚定。王坚举了个例子:“我带着‘2050大会’的想法,和政府官员谈。有且只有杭州的政府官员,会主动要求成为大会的志愿者。”

在王坚看来,创新就像是“养孩子”。杭州不仅“愿意养”,而且能够“用心养”。就比如对很多人依旧陌生的“城市数据大脑”,2017年,杭州市政府已经大刀阔斧地打通了全市59个单位,归集了230多亿条数据,把“城市数据大脑”从一条路、一座城的实验,晋级为“国家队”的改革先锋。

此次大会“城市数据大脑”论坛主持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黎珍辉,正是这一切的见证人之一。因为杭州市政府的邀请,她选择将自己为期一年的学术休假放在杭州,放在云栖小镇。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与杭州市云栖科技创新基金会展开合作,同时阿里巴巴将会负责把研究结果进行产业化——这样一条龙的“产学研相结合”,正符合了黎珍辉的理想。“在学术界多年,非常希望能做一些真正有影响力的事情。实践证明,来这里可以实现我的愿望。”黎珍辉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吴宛青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