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制订配送速度
让讨生活的外卖员安全第一
数字化改革如何重塑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改变老百姓生活?说些有烟火气的例子,你就能明白了。
外卖我们都不陌生吧,目前,浙江两大外卖平台:美团、饿了么,有商家总数293311家,骑手353031人。
外卖到你手上大致流程是:商家采购原料——你下单——平台接单——商家制作——骑手送单——到你手上。
之前这六个环节是相互独立的,商家原料好不好、制作卫不卫生,消费者不知道,骑手送单路上有没有二次污染,消费者也不知道,骑手是谁,健不健康,消费者更不知道。
现在,通过数字化集成改革,浙江上线了“浙江外卖在线”平台。平台汇集准入、监管、执法、消费、评价等,把平台、商家、厨房、配送、消费、骑手和办案管理等多个应用放到一个平台,实现了公开、透明、可监督。
比如商家采购食材,所有商家必须把采购相关信息上传录入“浙江外卖在线”,实现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登记台账,做到阳光公示。
比如通过“明厨亮灶”直播,全省8.8万商家后厨实景,食品清洗、加工、制作等过程也可以一目了然,消费者能实时看到菜品制作全过程。
8.8万是什么概念,这是全省日销10单以上的商家数量,占到全省店家总数的75%。
不仅消费者可以看得清楚,还有AI智能“火眼金睛”辅助巡检。AI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后厨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自动判定其动作行为是否合规,并推送给商家和线下市场监管人员核查,实现外卖餐饮商家后厨阳光化,让大家吃得放心。
除了让大家吃得放心,数字化改革还能保护骑手的利益。
因为赶时间,平台对骑手送餐有考核,送晚了消费者还给投诉差评。根据交警部门反馈,外卖配送过程中,闯红灯等问题时有发生。
基于此,“浙江外卖平台”开发了时间管理场景,规定了外卖的“合理配送时间”=骑行时间+步行送餐时间(考虑天气、路况、负载等因素)。同时规定在途配送速度为15km/h-25km/h。
根据这些可以算出一个“合理配送时间”,并要求不得早于和晚于合理配送时间。早于说明骑行太快,可能违规过马路了,晚于说明太慢了,让消费者等太久了。
所以不是越早送到越好,在“合理配送时间”范围内才是最好的。晚于合理配送时间,消费者才能投诉。
下半年推出更多硬核成果
除了全国首创的“浙江外卖在线”,省药监局推出了药品安全智慧监管“黑匣子”应用,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舟山用数字这把“金钥匙”,推进了自贸区建设;义乌的“村务清廉钉办”,管好了村级小微权力;江山则用数字助力残疾人服务,提升幸福感。
接下来,浙江将进一步加快打造一批管用实用、群众满意的最佳应用,形成更多“硬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