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听取两部法规实施情况报告 杭州城市国际化推进得怎么样?轨道交通管理如何?
发布时间:2021-12-24 09:34:39

杭州日报讯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12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了《杭州市城市国际化促进条例》和《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抓住亚运会筹办契机

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杭州市城市国际化促进条例》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以来,我市围绕产业国际化、城市环境国际化、公共服务国际化、文化国际交流融合等方面,全面推进城市国际化各项工作,城市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3年多来,我市全球产业链布局不断加快,开放型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已累计吸引126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杭投资223个项目,连续11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我市还搭建了全球首个eWTP公共服务平台,并于2021年入选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围绕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枢纽,我市持续抓好综合交通“5433”工程,重点推进萧山机场三期、杭州铁路西站等项目建设,全速推进交通互联互通。同时,我市启用了杭州(萧山)移民事务服务中心,积极推动教育、医疗国际化,建成70个国际化社区示范点,持续完善城市国际化功能。

《条例》规定要通过讲好“杭州故事”,提升杭州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我市积极拓展国际“朋友圈”,擦亮“杭州国际日”金名片,构筑“1+N”国际传播全媒体矩阵,开展“境外主流媒体杭州行”“第三只眼看杭州”等系列国际传播活动,推动杭州文化走出去。

如何进一步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市人大常委会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法规实施意识,严格落实实施责任,特别要抓住亚运会筹办契机,大力实施亚运城市行动计划,补齐城市国际化功能短板,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充分发挥国际重大赛事对城市发展的牵引作用。同时,要巩固深化“杭州国际日”成果,扩大国际交流合作途经,不断提升杭州的国际影响力。

完善轨道交通网络

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自2019年3月1日施行以来,为促进我市轨道交通建设,规范轨道交通管理,保障运营安全,便利百姓出行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条例》实施以来,我市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截至11月底,我市轨道交通已建成运营9条地铁线路,运营总里程达333公里,基本形成网络化运营模式。地铁客运量达8.35亿人次,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58.39%。亚运会前,杭州地铁通车总里程数将达516公里,轨道交通网络将更趋完善。

《条例》对建设管理、保护区管理、运营秩序、运营安全、应急管理等事项做了明确规定。近3年来,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宣传引导,充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

杭州是国内首个实现公交地铁移动支付全覆盖的城市,《条例》率先将移动支付进出站这项便民举措予以制度化。《条例》实施后,我市从文明乘车、安全管控、运营服务等方面打造品质运营,全面加强地铁智慧化建设,提升惠民服务水平。目前,杭州地铁网络化运行模式已基本形成,移动支付过闸功能实现全网覆盖。

城市轨道交通对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供给质量效率、引导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具有重要作用。市人大常委会认为,随着我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要持续推动落实保护区管理工作,加强一线执法等监督管理人员的配备,增强监督管理力量。此外,还要做好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的衔接,更好满足市民便捷出行需求。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郭燕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