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做梦?医生能根据我们做的梦诊断疾病吗?
发布时间:2022-03-25 10:00:55

“我的母亲在大山脚下开了一个很小的茶摊。门口一张桌、一条凳、头顶一个简易棚子。路人很少。她总坐在那儿,安逸地摇扇子,告诉我她挺好的,唯独放不下我。”

这是公益画展“罕见的梦”中展出的一幅画,主题为《母亲》。讲述梦境的是发作性睡病患者,35岁的小南。

“我的妈妈在我3岁时就去世了,我已经记不清她的样子了。但是我真实地做了这个梦,在她去世30年忌日前半个多月的某一天。梦中,妈妈和蔼可亲,摇着蒲扇,微笑着叮嘱我,说放不下我。她在我梦里只出现了一次,我特别想把这个梦画下来。”小南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睡眠医学中心执行主任张力三开始和发作性睡病患者打交道,是2015年。几年临床做下来,为了更好更规范地诊治发作性睡病患者,去年,张力三建了一个发作性睡病病友群。担心病耻感让病友们不敢开群交流,他还贴心地改了群名:浙大邵逸夫医院梦幻群。小南就是那时和张力三主任医师结缘了。

小南是经其他病友介绍入群的,作为有着20多年病史的病友,小南在群里,经常充当“知心姐姐”的身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那些孩子得病特别焦虑的家长解忧。

展览当天,小南出现在画展现场,“希望这种疾病能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了解”。

随时随地都会睡着 曾被亲人同学误解

上高一了,小南多次去当地医院看病,脑电图,各种检查做了,找不到“爱睡觉”的原因。县城医院的一个医生建议小南到杭州看看。

一个高一女生,只身一人,来到杭州一家大医院。挂的哪个科,小南记不清了:“只记得那个专家根据我的描述,判断我是发作性睡病,给我一次开了15颗药,这是一次能开最大的量。”

药挺“神奇”,小南回到家,一天吃一粒,只要中午午睡一会,能坚持到晚自修不发作。但因为交通、经济等种种原因,小南吃药有一搭没一搭。

高中三年,在不停“睡着、醒来、睡着、醒来”的循环中,小南迎来了高考。

考前,小南又来了一趟杭州,配了药。但没想到,高考英语听力考试时,她还是睡过去了,有两道题没有做。“虽然吃了药,但可能是太紧张了,药效没有维持住。”

第一次发现自己“嗜睡”,是初二那年暑假。小南有亲人去世,其他亲戚都在忙,小南总是觉得困,人浑浑噩噩,坐着能睡着,跟人聊天也能睡着。总之睡意来了就能秒睡。白天睡、晚上睡,一天24小时,几乎20小时,小南都在睡觉。

长辈不理解,觉得这个小孩子太懒太不懂事,为此小南没少遭训斥和误解。

暑假结束开学后,小南依然“嗜睡”。上课前五分钟还醒着,后五分钟睡着了。有时手还在动,醒来发现笔记本上写的都是“外星语”。

老师批评,同学提醒,可小南依然“爱睡觉”。为了防止上课睡觉,小南想了很多惩罚自己的办法:用圆规细细的针戳自己手背,戳到红肿出血;把辣椒水涂在眼皮上;拿夹子夹手背、手臂;自己掐自己,让同学拧她……但小南依然时不时“秒睡”。

“春困秋乏谁都有,怎么就你克服不了?”很多异样的眼光和讨论指向小南,甚至连爸爸也不理解小南。

因为“爱睡觉”,学习一向挺好的小南,成绩开始下滑。半年下来,小南已经意识到,自己这个情况是不正常的。中考前几天,小南攒了一笔钱,买了一种补充精力的口服保健品,考试前喝上顶一顶。总算考上了当地一所不好不坏的高中。

我最喜欢的一个梦

是五月天、孙燕姿、王菲

给我开演唱会

录取通知书来了,小南考上了当地一所三本大学。“填报志愿时填了本地的,不想去离家远的地方,坐长途大巴坐火车,随时随地睡着不方便。”

四年大学生活,对小南来说也是“躺平”的状态。没有朋友,也不参加社团,每天就是不受控制地爱睡觉。

浑浑噩噩毕业了。工作半年,攒了5000来块钱,小南下决心去北京、治病。北京专家为小南做了睡眠监测和白天的小睡监测,小南被确诊发作性睡病。拿到诊断报告,小南泪流满面,终于为自己“正名”了,她并不是懒惰。

2011年,命运向小南打开了一扇窗。一个男生走进了她的生活。

“我生病的,特别爱睡觉,晚上也睡不好,经常要吃药,你能接受吗?”第一次见面,小南就和男生“坦白”。

“爱睡觉,以后就多睡睡,没关系。”男生说。

小南和男生确立了恋爱关系,经过4年的相处,2015年两人登记结婚,组建了小家庭,之后,在2015年和2017年,这个小家庭迎来了一儿一女。

“我真的是幸运,结婚生子都很顺利,老公理解包容我。现实中,很多发作性睡病患者,不敢谈恋爱,甚至很多人因为这个疾病分手了。”小南感慨。

化验员,是小南的新工作,已经做了一年多了。工作时需要来回走动递交样本,反而让小南觉得“这是最合我胃口的工作,我们做不来需要一直坐着的工作”。

现在,小南白天一般睡三次。早起送完孩子上学小睡一下,中午午睡一次,傍晚接完孩子放学再睡一次。

如今的小南,已学会和疾病共存。“我现在觉得自己好了六成了,基本不吃药,备几颗,有重要事情的时候吃。”

各种各样的梦,还是会出现在小南的生活中。有轻松的梦境,也有像掉进蛇窝这样的梦魇。

“我最喜欢的一个梦,是在读大学时,中午去寝室睡觉,梦里出现了五月天、孙燕姿、王菲。这些我喜欢的歌手给我开演唱会,唱我喜欢听的歌。那种感觉太棒了,都不想醒来。”

在我们身边,确实有像小南一样的发作性睡病患者,他(她)们随时随地可以不分任何场合地突然睡着:走路可以睡着,跟人聊天可以睡着,上课、考试、上班、坐公交,甚至开车都可能睡着。持续数秒或十几分钟的短暂睡眠后,他们醒来,之后再反反复复睡着、醒来。

在刚刚过去的世界睡眠日,由公益组织发起的全国首个发作性睡病患者主题公益画展——“罕见的梦”,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展出。

展出的所有画作,都是插画师根据发作性睡病患者自述的梦境创作的,旨在提高发作性睡病的知晓率、诊断率,助力发作性睡病患者走出困境。

一个个或温馨、或惊恐、或奇幻的梦境,被插画师一一记录下来。“每个梦的背后,都有一个和患者自身经历有关的故事。”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睡眠医学中心执行主任张力三说道。

发作性睡病青少年期最高发

张力三主任医师介绍,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严重的高发于青少年的慢性罕见神经系统疾病,它是一种在一定基因背景下,与环境因素(如某些病毒感染)相互作用而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它是由下丘脑中产生下丘脑分泌的神经元缺失引起的,罕见且严重的、慢性睡眠觉醒状态不稳定的神经紊乱,各年龄段皆可发病,我国多发于青少年。”

目前发作性睡病已在全球多个地区(如美国和欧洲)被认定为罕见病,患病率约为0.00108%~0.033%。

发作性睡病的临床主要分型有1型和2型,其中1型患者约占75%,2型患者约25%。“其中1型发作性睡病的病理改变,是下丘脑食欲素神经肽的神经元死亡(通常90%以上的神经元死亡),导致脑脊液中食欲素神经肽低于110pg/ml。”张力三说。

国内确诊患者不足1万

诊断时间平均延误10年左右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中国有几十万发作性睡病患者。但由于人们重视不足、睡眠专科诊疗机构不足,被诊断出的发作性睡病患者估计不足一万人。在被诊断的发作性睡病患者中,诊断时间平均延误10年左右。

张力三说,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来说暂时没有治愈的办法。它的诊断有赖于精准的多导睡眠监测和白天的多次睡眠潜伏期测试(MSLT),如果早期精准诊断,经过合理治疗,就会避免很多后期的功能损害;相反,如果在临床中被误诊、漏诊,则会延误治疗时机。

为什么发作性睡病患者容易做梦,并且噩梦居多?张力三主任医师认为,这和发作性睡病的临床表现有关。

发作性睡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日间过度睡眠,猝倒发作和夜间睡眠障碍(包括夜间睡眠中断、觉醒次数和时间增多、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梦魇、异态睡眠及REM睡眠期行为障碍等)。“像梦魇、入睡前幻觉等,就会给患者带来鬼压床的这种恐惧感。”张力三主任医师说。

有正常睡眠的人都会做梦

梦境主要发生于快速眼动睡眠期

梦,是睡眠的伴侣。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当人入睡以后,有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生理基础。

人为什么会做梦?著名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对此做出了开拓性的解答,并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梦的解析》。弗洛伊德认为,做梦反映了人心灵深处的、位于潜意识中的欲望,这些欲望经过一定的伪装和改造被表现出来,就形成了梦境。

“梦境主要发生于快速眼动睡眠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余正和说道。

什么是快速眼动睡眠期?余主任介绍,这是发生在睡眠后期的一种浅睡状态,其特点是快速的眼球水平运动、呼吸与心跳速度加快,以及暂时性的肢体麻痹。

余主任表示,说到快速眼动睡眠期,就要提一提我们的睡眠结构。正常的睡眠结构包括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包括浅睡眠期、中等睡眠期、慢波睡眠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快速眼动睡眠期占整个睡眠的20%-25%。

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胡少华教授说,快速眼动睡眠期在睡眠结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于记忆的增强、精力的恢复都起着重要作用。大脑的记忆增强过程就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完成的。

“但快速眼动睡眠期对睡眠质量会产生影响,占比过高,会降低睡眠质量。”胡少华教授解释,睡眠质量和非快速眼动期的深睡眠期有关,这个睡眠期,因为大脑处于慢波状态,人的呼吸变得深和缓,心率变慢、体温降低、基础代谢减低,这个阶段人体可以充分进行精力体力等各方面的修复,像儿童长高需要的生长激素分泌也是在非快速眼动深睡眠期完成的。

如果快速眼动睡眠期占比增加,做梦增多,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体温的不稳定,从而影响睡眠质量。“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自我感觉做了一晚上梦,醒来特别疲惫,精神不好的原因。”

为什么有的人醒来梦境记得很清楚

有的人却觉得自己没做梦?

“事实上,正常睡眠的人,都会经历快速眼动睡眠期,也就是说,大家在睡觉时都会做梦。”胡少华教授提到。

那为什么有的人醒来,对做过的梦记得清清楚楚,而有的人睡一觉醒来,觉得自己没有做梦?

胡少华教授解释,这主要看这个人早上醒转的时候处于哪个睡眠期。“假如一个人被直接从快速眼动睡眠期中叫醒(比如说被闹钟叫醒)或醒来,那他极有可能向你报告自己正在做一个栩栩如生的梦。而如果是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醒来,梦境会比较模糊甚至完全记不清。”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显示,通过睡眠监测发现,在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的人被唤醒后,90%的人会报告说刚刚做了梦。”余正和主任说道。

胡少华教授说,正常睡眠的人,一般是先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再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一晚上通常会有4-5个循环。“前半夜,非快速眼动睡眠期时长较长,梦境较少。而后半夜,快速眼动睡眠期时长延长,导致后半夜易醒,梦也会逐渐增多。”

梦和情绪、心理等都相关

不同人群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梦境

通过梦境识别可以进行医学诊断

“有时候,梦境和人的心理渴求、情绪有关,不同的人群,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梦境。”胡少华教授提到。

比如有过创伤经历的人,会把这段创伤的经历在梦境中反复闪回;

比如酒精成瘾的人,在意识层面或许答应戒酒,但潜意识的梦境里,还是会有强烈的对酒精的渴求;

比如抑郁的时候,往往会做噩梦,是因为大脑里的杏仁核常常会把储存记忆的海马体中的负性记忆唤醒。

对于特定人群来说,儿童、老年人、男性、女性,他们表现的梦境也跟他们的经历、所思所想及生理特征有关。

“老年人要特别关注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在他们的梦境中,会出现一些奔跑打斗追闹的场景,而在现实中,也在打斗追闹,这类患者有可能要考虑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提示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可能。

“而儿童爱好幻想,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的梦境中可能更多会出现玄幻奇异或可爱的梦,但如果白天受到惊吓,也会有夜惊和梦魇。通过对梦境的识别,有助于我们进行医学诊断。”胡少华教授说。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金晶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