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山日报讯 6月15日起,我区将进入主汛期。为在主汛期来临前做好防汛保障,我区结合内涝隐患摸排、排水管网养护、积水点治理等工作,不断强化区域内涝治理工作力度,为市民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据区气象局预测,今年我区天气气候年景偏差,强对流天气和局地强降水天气较频繁,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高;汛期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多,6月上旬到7月上旬为降水集中期,可能发生局地暴雨洪涝或内涝。
由于城市下穿道、隧道等设施地理位置较低或结构特殊,容易产生积水,必须保障设施配套的雨水泵站排水功能正常,在汛期开始前,在各责任单位自查基础上,由区内涝专班牵头对全区城市化范围内下穿立交、桥涵隧道等内涝风险点进行摸排、督导,截至目前,全区共35处下穿(立交)、隧道均已落实一点一方案,此外共完成老岳庙、市心路、西山道口、育才路四个地下通道共26处出入口挡水条设置。在对内涝风险点进行摸排、督导基础上,我区还加快内涝智慧化建设。目前已实现对全区48个重要内涝隐患点位的24小时监控。此外,共累计完成23个下穿立交泵站的水位传感器及监控摄像、237个雨水井盖的井盖传感设备及18座泵闸站的远程自动化改造。
今年年初,区内涝专班就通过下发城市运行安全任务书的方式,明确全区各责任单位排水设施养护任务,此外还通过周报、月报及月度排水检查等方式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截至目前全区共落实雨水管网清疏915.953公里,雨水管网结构性检测121.417公里,雨水口达标改造1450个。
此外,我区还通过新建雨水管网、道路坑洼治理等多种手段对全域范围内积水点进行综合治理,截至目前共完成全区城市化范围内积水点治理175个。在金鸡路557号、山阴路608号积水点位前,这两天工人师傅们正着手修复更换部分管道。“预计在6月底前,完成辖区内40处小型积水点整治,目前已累计完成30处。”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绿化养护保障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此外,保障中心对4台排涝水泵车、水泵机进行检修,采购树木支撑3700余根,确保防汛物资在汛期“上得去、顶得住、打得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