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橙柿互动记者许晖实测:
地铁车厢空调究竟是冷还是热?橙柿互动记者许晖,穿着吊带、薄长袖外套以及牛仔裤,在昨天晚高峰,乘坐1号线,从武林广场站-湘湖站,共12站,感受一下车厢内体感。
时间:18:10分
位置:武林广场站地铁口
温度:32摄氏度
从都市快报社走路到武林广场站,步行约12分钟,已流汗,体感闷热。
时间:18:15分
位置:武林广场站1号线站台
温度:33摄氏度
刚走进站厅,空调风吹得相当舒服,走到候车站台,体感不冷也不热,温度计可能还没来得及调整,显示温度在33摄氏度左右。
时间:18:16分
位置:1号线车厢
温度:32摄氏度
上车了,虽然比不上早高峰,但是晚高峰的人也挺多。我乘坐的这节车厢都站满了。
刚进入车厢时走进来也没觉得很凉爽,还有些粘腻,启动之后才感觉有微微凉风。
时间:18:17分
位置:1号线车厢
温度:30摄氏度
地铁开出一站,到了凤起路,虽然车厢内有空调,可我觉得还不够凉,有点热,可能是因为人有点多。不过看有些坐在座位上的乘客,裹着大披肩,说有点冷。
接下来的几站,温度一直保持在27摄氏度左右。
时间:18:30分
位置:1号线车厢
温度:26.5摄氏度
地铁已经行驶了6站,我原来流的汗已经被空调吹干了,也找到了位置坐下。左右两边都坐着人,这时候的体感不冷也不热,刚刚好。
时间:18:45分
位置:1号线车厢
温度:25.5摄氏度
列车驶入湘湖站,1号线的终点站。这时候车厢内人明显少了很多,体感温度很凉爽,我穿着薄外套,身上还好,穿着凉鞋的脚摸起来已经冰冷。穿的少或怕冷的人,这时候可能会有点冷。
橙柿互动记者许晖: 刚走到地铁站,进站后都还是比较热的。坐了几站后逐渐觉得凉爽,但不冷。等到吹了半小时空调,到了最后一站,感觉有点冷。
我老公是怕冷的体质,他偶尔坐1号线,会觉得冷气开得很足。
对比我们的实测结果,温度相差不多,体感却大相径庭,为什么同样的温度下,为啥有时觉得热、有时觉得冷?
橙柿互动咨询了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讲师谢文杰,以及杭州市中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省级名中医张永华教授。
两位老师都表示:每个人对温度的敏感度差异很大,这和个人体质有关。
觉得冷看这里
1、个人体质不同,有的人是寒性体质,本身怕冷,对温度很敏感,平时空调需要开在27、28摄氏度左右才会觉得舒适。
2、有的人是上热下寒体质,上半身虽然觉得热,但是下半身已经开始冷了,特别是坐着的乘客,很容易引发腹痛,这类人就会觉得地铁冷到肚子疼。
3、杭州地铁1号线、5号线、6号线线路都比较长,坐的时间久了,一直吹着空调,会带动全身寒意。
4、进入地铁前进行了快步走、骑车都运动,浑身出汗了,一下子接触到冷风,吹干了身上的汗水,会觉得很冷。特别是对着头吹,会觉得头疼,洗完头对着电风扇吹,也会容易引起头痛。
觉得热看这里
1、 本身是热性特质,容易上火,出汗,或者体脂较多。因为人体代谢旺盛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比较高的热量,排放出去后,你就不觉得热。如果体脂较多,热量无法排放出去,个体就会一直觉得很热。
2、上车前在太阳下奔走,浑身是汗,又只坐3、4站地铁,身上的暑气还没消散就要下车了,就会觉得地铁太热。
3、早高峰时,乘客大多有一个焦急的上班情绪,而且地铁列车内人员密集。每个人体都在散发汗液蒸汽,使得密封的车厢里瞬间增大了局部湿度,体感就更闷热了。
4、每次到站开关门,进出人的时候,都会带来新的热量,引起车厢内温度的波动。
觉得冷了怎么办?
张永华教授表示,公共交通工具,肯定要顾全大局,考虑到大众的体感。个体还是得自我调节。
如果是体寒体质的人,尽量避开出风口。
也可以随身带一件外套。或者带一条围巾,裹着脖子,减少吹风。
亦或带一件披肩,围在腰腹处保暖。
怕冷的乘客,也可以尽量避免两端的车厢,选择中间的车厢,风会小一些。
地铁要在什么温度比较合适:
其实同样空调温度下,有人觉得热,有人觉得冷,这种情况也同样会出现在各类大客流的交通工具或人员集中的地方,例如公交车、大巴车、飞机,以及大办公室、会议室、礼堂等等。
换句话说,在这些场合,空调温度也属于“众口难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