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区有十余条跨市公交线 杭州会不会开跨市地铁前往上海、宁波等城市?
发布时间:2024-08-02 08:29:26

开头班车的驾驶员

前一晚要住在车站宿舍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公交车到达终点站艮山门东站,驾驶员豆战武师傅将车停好后,去站房里休息。

因为要开头班车,所以他前一晚住在海宁那边的首末站盐仓开发区站。车站里设有集体宿舍,为保障头班车准时发车,开这个班次的驾驶员要求前一晚住集体宿舍,不能回家睡觉,从线路开通至今,一直如此。

行驶在翁金线上的“艮山门东至盐仓专线”

豆师傅说:“这条线路算是历史悠久的,一直走的是翁金线,也就是最早的沪杭公路,终点站在海宁袁家坝,后来又延伸到了盐仓。比杭州市内的三堡、五堡、周浦等地通公交车的时间还要早,我车上很多乘客可以说都是从小坐到老的。”

翻阅史料,从杭州到海宁的这条公交线路,开通于1971年,当时线路号为23路,是杭州第一条跨市运营的公交线路,往返于葵巷和海宁袁家坝,途经当时的五七干校等地,是特殊年代为解决通勤需求而开通的一条线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乘坐这条跨市公交线的乘客群体,也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之后,这条线路逐渐成了“卖菜专线”,像阿英这样的沿途乘客,会挑着菜篮坐这辆公交车去杭州城里卖菜,甚至有的乘客在车厢里就卖起了菜。卖完菜之后,他们的菜篮里又会装着在杭州城里买的时髦商品,坐车回家。

进入21世纪,杭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翁金线沿线不少村庄办起了服装厂、纺织厂等工厂,很多在杭州工作的外地人,也选择在房租相对便宜的海宁租房。这条公交线路就更热闹了,除了菜农,杭州和海宁两地的“跨市通勤族”们,都会乘坐这条公交线,车厢里经常满满当当。

“我觉得我们这条跨市公交线路,是杭州人情味最浓的公交线之一,车上的乘客都很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经常听到大家在车厢里聊天,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各种人生经历。我开这条线路也觉得特别亲切和温暖。”豆师傅还跟我们探讨,“是不是经常需要跨市坐车的这些人,会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

不无道理,我们一路上看到多位乘客热络地聊天,有的聊在杭州的工作,有的聊婆媳关系,还有一位大叔分享了女儿刚刚考上同济大学的喜悦。

曾经有过杭州开往上海的公交线

走老沪杭公路,全程4个多小时

聊到跨市公交的时候,阿英突然一拍脑门:“我想起来了,我们家门口不只有去杭州的公交车,早先还有去上海的公交车,从杭州到上海金山的,当年我和老公坐这个车去金山买过化肥。”

在公共交通十分发达的今天,不少公共交通爱好者体验过从杭州坐公交车去上海,过程颇为复杂,需要不断换乘不同地区的公交线路,换乘次数多达几十次。但像阿英说的,公交车从杭州开往上海,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我们询问了多位曾从事公共交通行业的市民,以及年轻时经常往返杭州与上海的市民,证实过去确实开行过往返沪杭两地的公交线路,是上海的公交客运企业负责运营的。车子用的是上海的公交车,线路编号也是以上海公交的规则来命名。主要往来上海金山与杭州,杭州这一端的首末站就设在老汽车东站附近。

杭州一位公共交通爱好者王先生曾坐过从杭州开往上海的“石杭线”,留下了深刻印象:“石杭线的‘石’指的是上海的石化汽车站。我在杭州老汽车东站附近安琪儿市场的停车场上车,石杭线是用上海的公交车跑的,外形和杭州公交车不一样,车顶上写着‘石杭线’三个大字。车里面是软座,走的是老沪杭公路,也就是现在的翁金线。一路上要停靠好几个汽车站,全程开4个多小时。”

在王先生看来,石杭线的运营模式和一般的公交车有一些差异。公交车通常是流水发车,班次较多,但石杭线的班次较少,采取定时发车,售票方式与长途汽车有些类似。不过,当年沪杭之间的跨市公交确实提供了太多的便利,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开行跨市公交也是十分领先的举措。

后来,在铁路不断提速,沪杭之间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的背景之下,石杭线等连接沪杭两地的跨市公交停运了。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黄煜轩 通讯员 童玉峰 谢鑫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