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男子看球赛突遇“眼中风” 医生提醒:黄金救治期仅90分钟
发布时间:2025-10-29 10:20:24

最近,杭州气温骤降且早晚温差拉大,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各院区眼科急诊接连接诊多例突发视力丧失,最终被诊断为“眼中风”的患者,其中41岁的临安市民刘先生(化名)的经历,让不少人意识到这种常被忽视的眼科急症,正悄然盯上更多人群。

41岁球迷突然看不见,原来是“眼中风”了

“当时正看得入迷,右眼突然就黑了,什么都看不见。”回忆起发病那天的情景,刘先生仍心有余悸。当天晚上,他吃完晚饭后正在观看浙BA比赛,下半场刚开场,右眼毫无征兆地陷入一片漆黑,既没有疼痛,也没有干涩、酸胀等不适感。

家人察觉异常后,立即将他送往附近医院就诊,可初步检查并未找到明确病因。“医生说情况可能比较紧急,让我们赶紧去大医院。”刘先生的家人回忆,他们随即驱车赶往浙大一院总部一期,抵达医院时距离发病已过去了1个多小时。

接诊的浙大一院眼科团队迅速为刘先生完善检查,最终确诊其为“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也就是俗称的“眼中风”。“视网膜是眼睛视物的核心部位,上面布满了负责感光的神经细胞,而视网膜中央动脉就是给这些细胞供血的‘主干道’。”浙大一院眼科郦惠燕主任医师解释,就像心梗是心脏血管堵塞、脑梗是脑部血管堵塞一样,“眼中风”本质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部分或全部堵塞,一旦供血中断,视网膜神经细胞会因缺血缺氧快速受损。

考虑到刘先生从发病到确诊不足2小时,仍在有效救治窗口期内,眼科团队第一时间联系神经内科,为其启动溶栓治疗。经过数小时的紧急治疗,刘先生的右眼视力逐渐恢复:从最初的“无光感”(完全看不见任何东西),慢慢能看清眼前的手指,后续复查时已能看清近处的文字和物体,避免了永久性失明的悲剧。

黄金救治期仅有90分钟

预防关键要做到这几点

“每年秋冬降温时节,都是‘眼中风’的高发期。”郦惠燕指出,近期接诊的患者中,除了像刘先生这样的中青年,也有不少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低温是重要诱因之一。“气温骤降时,人体血管会本能收缩,对于血管弹性较差或存在基础问题的人来说,视网膜中央动脉就可能因此堵塞,引发‘眼中风’。”

不过,“眼中风”的发病并非只与季节相关。郦惠燕介绍,从临床数据来看,50岁以上人群仍是“眼中风”的主要高发群体,这类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阻塞、心脏瓣膜疾病等基础病,因为这些疾病会长期损伤血管壁,导致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增加动脉阻塞的风险。

但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没有基础病的年轻人也开始出现“眼中风”症状。以刘先生为例,进一步检查后发现他的血脂指标偏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俗称“坏胆固醇”)超标,而这正是血管斑块形成的重要“推手”。“除了血脂问题,年轻人常有的熬夜、吸烟、长期盯着电子屏幕用眼过度、精神压力大等习惯,也会悄悄损伤血管健康,为‘眼中风’埋下隐患。”郦惠燕补充道。

更危险的是,很多人对“眼中风”的认知存在误区,导致错过最佳救治时间。“最常见的误区就是‘等一等’——不少人觉得突然视力下降可能是‘累着了’,休息一下就会好,结果延误了治疗。”郦惠燕强调,“眼中风”的黄金救治窗仅有90分钟,一旦视网膜缺血缺氧超过90分钟,神经细胞就可能出现不可逆损伤;即便超过90分钟,也建议在6小时内尽快就医,部分患者仍有通过治疗恢复部分视力的可能,但如果超过6小时,视力恢复的概率会大幅降低,甚至可能永久性失明。

那么,如何快速识别“眼中风”?郦惠燕给出了明确提示:若突然出现单眼无痛性视力下降(比如一只眼睛看东西突然模糊,另一只正常)、仅能看见眼前的手指或仅有“光感”(能感觉到亮,但看不见具体物体)或眼前频繁出现黑影、黑点飘动且无法缓解,一定要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的眼科急诊就诊,切勿拖延。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曾润玥 通讯员 王蕊 胡枭峰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