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访问西班牙、阿根廷等国家纪实
发布时间:2018-12-11 09:20:21

——巴拿马,中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新朋友。中国国家主席历史上首次到访,成为巴拿马举国期盼的大事、喜事、盛事。

一年半前,习近平主席和巴雷拉总统共同作出重大政治决断,两国正式建交。

会谈中,巴雷拉愉快地回忆起2007年上海之行。中国发展日新月异令他感到震撼,从那时起就坚定了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决心。巴拿马国民大会主席阿夫雷戈说:“同中国建交,是巴拿马各党派的共识。”习近平主席说:“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巴建交完全正确,惠泽两国人民。”

习近平主席曾经赠送的一艘帆船模型,一直珍藏在巴雷拉总统的办公室。他告诉习近平主席,自己非常喜欢模型上“一帆风顺”四个字,希望巴中关系未来一帆风顺。

——葡萄牙,中国在欧盟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两个月后,中葡将喜迎建交40周年。

抵离境战机护航,在昔日王宫举行国宴和会谈,中国国家元首时隔8年再次到访,葡方以高规格隆重欢迎中国贵宾。

伊比利亚半岛最大广场帝国广场,一边是雄伟的热罗尼姆斯修道院,一边是壮阔的特茹河。中葡两国国旗高高飘扬,礼炮震彻云霄,欢迎仪式隆重而热烈。广场四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竞相拍照,记录这珍贵的时刻。

从帝国广场到总统府,马队一路护卫。茂盛的垂榕树下,德索萨总统等候习近平主席的到来。总统办公室里,主宾促膝交谈。德索萨总统邀请习近平主席夫妇前往露台欣赏周边景色,介绍葡萄牙风土人情。

夜幕降临。德索萨总统在阿茹达宫为习近平主席夫妇举行欢迎宴会。银白色调的宴会厅,灯光璀璨,烛光盈盈。罗德里格斯议长夫妇、科斯塔总理夫妇等悉数到场,宾朋满座,情比酒浓。习近平主席同葡萄牙各界人士广泛交流。

两份珍贵礼物,向习近平主席表达崇高敬意——

马德里城市金钥匙,源自欧洲中世纪的荣誉象征。20多年前在地方工作时,习近平主席曾到访马德里,对这座城市留下美好印象。再访“欧洲之门”,习近平主席说:“希望这把钥匙能进一步打开中西交往、人民友好的大门。”

解放者圣马丁大项链级勋章,在蓝色绒布衬托下,熠熠生辉。4年前阿根廷之行,时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市长的马克里向习近平主席授予城市钥匙。这一次,他以阿根廷国家元首身份,将以阿根廷国父之名命名的勋章授予中国老朋友。“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所有为中阿友谊耕耘付出的友好人士。”习近平主席感言。

多份成果文件,为合作和友谊开启崭新篇章——

中国和西班牙,一份联合声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站在中西建交45周年的新起点,双方一致同意推动两国关系得到新的更大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中国和阿根廷,联合声明之外,双方还签署了未来5年政府间共同行动计划。两国元首共同决定,携手开创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

中国和巴拿马,包含19项共识的联合新闻公报展现两国合作的强劲起步。习近平主席和巴雷拉总统不约而同用“历史性访问”形容这次访问,就推进两国关系达成广泛共识。

中国和葡萄牙,一份联合声明,一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两国元首一致同意,推动中葡友好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谱写中葡关系发展新篇章。

当地时间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拿马城同巴拿马总统巴雷拉举行会谈。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融通·共赢

中国和巴拿马,由运河结缘。160多年前,首批华人远渡重洋抵达巴拿马,修铁路、挖运河,在这片热情的土地上挥洒汗水。

百年运河从巴拿马城边缓缓流过,将大西洋和太平洋紧紧相连。这是中巴友好交往的见证,也是人类联通梦想的缩影。

如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已成为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

访巴期间,一项活动意义深远:习近平主席同巴雷拉总统一道参观巴拿马运河新船闸。

从美国港口返航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玫瑰轮”停靠在船闸。船闸控制室内,习近平主席点击控制电脑按钮,闸门缓缓张开,巨轮顺利通过,驶向浩渺太平洋。

习近平主席同“玫瑰轮”船长通话并寄语船员:“希望你们善用巴拿马运河,不断优化物流运输,为促进国家航运事业和全球贸易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从分散隔绝走向联通融合的历史。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不时讲起人类互联互通的故事。

“早在2000多年前,古老的陆上丝绸之路就将古都长安同西班牙的塔拉戈纳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在驼铃声中穿越亚欧大陆来到西班牙。”

“几百年前,中国青花瓷漂洋过海来到葡萄牙,同当地瓷器制作技术相融合,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葡萄牙蓝’。葡萄牙东北部的弗雷索城很早就使用源于中国的桑蚕织造技术,享有‘丝绸之乡’的美誉。”

走进经济融合、互联互通的新时代,中国角色备受瞩目。

“一带一路”,习近平主席此行的一条主线。两个方向,连接大洲和大洋,联通发展与合作。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董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