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让公共自行车第一次“落地中国”
发布时间:2019-04-02 10:23:21

我们创造了全球最好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之一

都市快报 见习记者 黄煜轩 通讯员 诸杰 包卫丽

11年前的“五一”劳动节,杭州城里多了一道红色的亮丽风景线,全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公共自行车系统——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系统,在主城区投入试运行。“公共自行车”作为新事物,第一次来到中华大地,来到了西湖边,从此成为杭州市民朝夕相伴的好伙伴。

我们都市快报见证着“小红车”从无到有,多次升级换代,越来越新颖、便利。我们的目光跟随着“小红车”走入杭州市民日常生活,再到走向世界的每一次蜕变,伴它成长,为它骄傲。

如果,让我们把时光倒回,会发现,当大多数市民对公共自行车这一事物尚未了解之时,都市快报就已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行车还可以“公共”?

快报让不少杭州人第一次知道

世界上还有公共自行车的存在

对于杭州人来说,自行车是再常见不过的东西。20年前的杭州,不宽阔的马路上也常常“堵车”,但堵的不是汽车,而是一辆辆自行车。可以说,那时,自行车就是杭州人出行的首选方式。

但在当年,对于大多数杭州市民来说,公共自行车是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名词。当年还是一名中学生的读者小王说:“我只知道可以装下很多人的公共汽车,难以想象一人骑一辆的自行车,怎么还可以公共使用?”

小王的这个疑问,在2007年得到了答案。

那一年,都市快报的“天下周刊”出了一期关于交通细节的内容,其中就提到国际上的许多著名城市,为了缓解拥堵、改善环境等,推出了公共自行车系统。

比如,法国巴黎就在2007年7月推出了“自行车计划”:10648辆自行车被投入到全市区750个站点,人们可以凭着借记卡或信用卡,在网上或停车点借车、还车。另外,还有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德国法兰克福等城市,早已推出了公共自行车系统,让城市交通逐渐回归自行车。

“原来公共自行车传递的是一个共享的理念,大家可以轮流交替地使用同一辆自行车。”小王回忆,他正是看了这篇报道,才理解了公共自行车的内涵,他的外公更是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公共自行车这种事物。

在都市快报当时的报道中,对巴黎公共自行车有这样一段描述:“一群人蹬着自行车,身上满是汗,他们从著名的爱丽舍宫前往凯旋门。和环法自行车比赛一样,路边还有欢呼的观众。”

“这段话让我印象深刻,热血沸腾,期待着如果有一天也能在西湖边骑上公共自行车,体验这样的快感,该有多好。”小王对此记忆犹新。

11年相伴与助力

杭州公共自行车越变越完善

入选全球最好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之一

让小王这样对公共自行车充满好奇心的市民们惊讶的是,仅仅过了不到一年,杭州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就正式投入使用了,那个五一小长假里,杭州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多了一个个红色的“小精灵”。这也是公共自行车第一次落地中国,无论是小王还是我们快报的记者们,都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作为一项曾经被都市快报多次介绍的新鲜事物,不少爱赶“杭儿风”的杭州市民,瞬间将骑“小红车”当作了一种赶时髦的行为。很快,公共自行车就成为杭州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不过,随着市民骑行体验的不断深入,关于公共自行车的一些不足也开始暴露。

比如。在公共自行车系统投用一个多月后,快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两位市民正常借还车之后,卡内的200元保证金却被扣除了。为此,快报与杭州公共自行车公司取得了联系,查明了原因,并提醒市民骑车遇到问题时的处理方式。

到了当年10月,针对车位满不能还车、租还车时间的变化和公共自行车的设点建议等问题,快报再次做了详细的解答。

这样的解答以及市民建议的传递与反馈,快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直周而复始,全力推动公共自行车“查漏补缺”。渐渐地,“小红车”的服务日臻完善、市民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杭州的交通拥堵也因此有所缓解。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见习记者 黄煜轩 通讯员 诸杰 包卫丽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