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商报讯 今年10月,浙江省政府印发《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提出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和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
昨天,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浙江省诗路文化带的发展规划情况。
按照规划,勾勒出来的“四条诗路”覆盖全省11个地市,由大运河、曹娥江、椒江、楠溪江、瓯江、金华江、钱塘江等主要水系、古道和现代交通合围而成,以晋唐以来诗人行迹、水系交通、浙学学脉、名城古镇、遗产风物等为主要特征,在地图上看,形似金文字形的“文”。
目前,诗路文化带沿线有1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41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1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这四条诗路将进行差异化发展,每条诗路都有典型的文化主题印象和重点项目。
比如,浙东唐诗之路以文化名山名人名景名岛等为主要载体,展现“兰亭流觞,天姥留别”的文化印象。
大运河诗路以世界文化遗产和江南水乡名城古镇为主要载体,展现“千年古韵,江南丝路”的文化印象。
钱塘江诗路以名城名学名江名湖和沿江风光、海潮为主要载体,展现“风雅钱塘,百里画廊”的文化印象。
瓯江山水诗路以自然生态山水、文化古村和非遗技艺为主要载体,展现“山水诗源,东南秘境”的文化印象。
另外,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未来四年省级财政将投入20亿元,用来建设这四条诗路,并重点发展诗路遗存挖掘保护工程、诗路文化产业振兴工程、诗路文化旅游精品工程等在内的“八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