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通了,村民日子更红火
美丽公路不仅输出了农特产品,也带进来了美丽经济。“路修好了,来我们村旅游的大巴车也多了。”富塘村村主任饶正堂说。
不仅仅是富塘村,几乎所有乡村都在生态旅游上发力。稻香小镇、红色旅游……客似云来,也对这里的农产品念念不忘。如何缩短农产品与顾客之间的距离?在大同镇农业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了“一公里驿站”。
驿站房间里,放着村民带来的土鸡蛋、番薯,2个小时后,这些农产品就会送到建德新安江街道的顾客手中。
“我们充分挖掘了农村客运班车全域触点优势,由此衍生出‘一公里驿站’。”建德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建军介绍,“通过手机订单,让农村客运班车甚至是私家车的闲置后备厢参与到农产品物流环节,把‘本来就要跑’变成‘顺路带着跑’。”
记者了解到,通过整合华数、邮政、农村客运班线、“通通带”出行物流共享平台资源,建德市域范围的生鲜快件,从收件到派发,只需2小时就能送达。
路通了,农产品进城更顺畅,乡村旅游更红火......一个个脱贫致富的点子遍地开花,一条条致富小康路越走越宽。作为今年杭州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杭州“四好农村路”建设不仅超前超额完成任务,还为三年行动计划画上圆满句号。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4860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89.2%;农村公路密度达到89.5公里/百平方公里,已完成所有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并实现建制村客车村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