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杭州要改造提升200个小区!有你家吗?
发布时间:2021-03-10 10:24:08

大手笔!老旧小区改造升级

都市快报讯 拆除109处违建,只为建设一座全年龄小区儿童乐园。

这是杭钢北苑老小区改造的一角,却也是2021年杭州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样板之一。

2021年,杭州将完成200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不过杭州市建委表示,今年全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将进一步升级,在综合改一次、补足配套功能、强化居民主体、推动长效治理基础上,要融入未来社区、连片改造理念,推动片区资源统筹配置、多元主体参与改造,努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民心工程。

“通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在狭窄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补足公共服务配套功能;激发居民主体作用,满足不同阶段居民改造需求;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热情不高是改造的三大难点。”市建委负责人说,“对此,我们将拓宽思路,探索连片改造、存量资源整合、融合未来社区场景等模式,更加深入统筹老旧小区改造区域空间和资源整合,实现周边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公共资源的共建共享,破解老旧小区改造瓶颈。”

109处违建拆除 变身山麓全龄化儿童乐园

位于城北的杭钢北苑,居民大部分都是杭钢的职工,房屋也都建设于上世纪60-90年代。

整个小区占地12.8万平方米,有84幢房屋,住户2324户,老人、孩子颇多。整个小区就是杭州传统的单位宿舍模式,公共互动空间不多,违建倒是不少。

小区在2019年下半年启动改造,不少居民当时就提出了活动空间,以及社区服务设施的增加。

空间就这么一些,怎样凭空“变”出一个游乐园呢?

秘诀就是盘活存量资源。

在杭钢北苑的改造提升过程中,累计拆除杭钢北苑2-81幢住宅一楼违建109处,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

清理出来的空间,就构建成全龄化的儿童乐园,为社区内0-12岁的孩子提供趣味的游玩场地,打造山麓全龄化儿童乐园。

原29幢两层停车棚也拆除了,新建改造两层社区公共用房,一层为停车棚和弱电机房,二层为老年活动室。

原来杭钢浴室前的车棚,也变身两层小楼,一层停非机动车,二层作为文化艺术长廊,面积约200平方米。

还增设了社区阳光老人家、居民公共休息空间、儿童活动场所、社区托幼、社区便民服务。

这样一来,大家最关心的一老一小都有了照顾和活动空间,家庭顶梁柱外出工作也更为安心。

目前杭州许多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硬件设施老化,公共配套服务不足的问题,如何最大限度腾出空间、用好空间,成为许多老旧小区改造时的难点。

杭钢北苑这类盘活存量资源,完善社区配套服务功能的改造方式,也成为杭州其他老旧小区改造的样本。

如果小区内部腾不出空间,怎么办?

杭州的探索就是鼓励盘活国有存量房屋用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为此先后出台《老旧小区综合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级存量房屋提供用于老旧小区配套服务的指导意见》,优先将老旧小区内或周边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存量房屋用于老旧小区配套服务,着力提升老旧小区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小区功能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截至2020年底,杭州市已盘活省、市、区三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存量房屋86处,约2.78万平方米,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增设各类服务设施。

目前已配置养老服务配套用房33处、8362平方米,邻里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53处、19466平方米,并将此纳入居住区级公共空间及配套设施规划。

下城区环北新村社区,在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协调下,省文化厅下属原招待所辅助用房已改造为邻里中心(包括儿童活动区、文化活动室等)使用。

市民政局和市场监管局分别将太平巷15号1400余平方米和南瓦坊3幢6单元近280平方米的存量房屋,提供给上城区紫阳街道新工社区,打造成了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据悉,今年杭州将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管理和运营。

三个街区连片改造

统一规划资源共享

临安区南苑小区,改造后成为全区老旧小区的“香饽饽”,整日都有其他街道的居民前来参观取经。

邻近街道的居民更是等不及,纷纷要求尽快改造。今年,隔壁的锦城街道就接过“接力棒”,与南苑小区相邻的三个街区全部纳入改造。

三个街区 ,共涉及118个老旧小区、817幢房屋,涵盖住户4112户、10609人,这一口气一起改造提升,可不是件小事。

“连片改造有利于统一规划设计、分步分项实施,一体化解决问题。”锦城街道的负责人表示,2020年,他们先对地下管线“开刀”,如自来水管更新、雨污水管网更新、强弱电入地、治涝、天然气改造、入户电力扩容等等。“集中连片改造更有利于空间资源整合和配套功能设置。特别是在治乱、治危和征迁拆违上,三个街区统一政策,一起推进,居民们看到我们的决心,也会更配合。”

锦城街道老旧小区改造涉及三个街区。

“一号街区”着眼于畅通交通微循环,构建急救、消防通道,打造可根据需要和居民意愿实施封闭式管理的“微小区”;

“二号街区”着重治理逢雨必涝的民生关切点;

“三号街区”着重解决水杉路“三通”问题,使老街区敞亮起来,焕发商业活力。

“我们这里有很多老旧小区中的三无小区,是重点整改区域,也是居民们最关切的改造点。”临安锦城街道老旧小区改造现场指挥部工作人员盛利民介绍,指挥部计划在锦城街道老旧小区改造一区块打造两个“微小区”。

一个是临水路42-138号,共9幢居民楼、421户居民;另一个是勤俭弄的农业局宿舍,共4幢楼、73户居民。

通过屋顶修缮、外立面粉刷、雨棚晾衣架更新、停车位(公共停车棚)增设、绿化景观美化、智慧安防设施安装等一系列改造,最终曾经无人管理的三无小区,将成为具备一定规模的封闭式小区。

之后,小区居民可根据意愿实行自治或者引进物业公司管理,有效改善小区居住环境,大幅提升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未来邻里场景融入改造之中

打造“15分钟”居家生活服务圈

在今年的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实施过程中,改造方式也将从原先拆违、修补、整治为主,转为以综合改造为重点的有机更新,探索在有条件的老旧小区按未来社区建设模式改造。

可以说,接下去的老旧小区改造中,会更加着重构建未来邻里、建筑、交通、能源、物业和治理等场景,健全老旧小区配套服务,打造“15分钟”居家生活服务圈。

余杭区梅堰小区,就是以未来社区建设为契机,通过保留小区水塔、老树、五瓣梅等记忆元素,打造社区文化体验空间,同时制定邻里积分机制,为小区居民提供“服务换积分、积分换服务”平台,打造邻里互助共同体。

这些都是未来社区九大场景之一——未来邻里场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生动展现。

“在旧改中,注重营造小区特色文化,通过挖掘小区的发展历史、地域特点、特色建筑、文化共识等元素,为公共空间确定文化艺术,形成贯穿小区的设计语言,塑造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增加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余杭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余杭区在旧改中还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营造健康生活氛围。一个个未来健康场景,呼之欲出。

例如位于五常街道的浙江油田留下小区与机关宿舍,原为中石油浙江石油勘探处的福利分房,原居民都是石油人,他们的生活与石油业息息相关。改造前,居民就特别提出,要多留一些石油工作元素。

改造前特地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征集居民改造需求。方案设计中也多次征集居民意见建议,根据调查表反馈的信息,对设计方案多次完善优化。

其中油田小区居民通过业委会提出了13项改造内容,设计方通过实际分析采纳了其中12条意见。

小区单元楼外立面改造,特别提取油田采油机与输油管道元素,展示油田文化。

今年市建委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推进老旧小区“需改尽改”。目前正在制定符合杭州城市特点的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意见。

市建管中心负责人说:“今年我们还将统筹抓好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指导督促参建各方落实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主体责任,强化施工质量管理,提升项目设计标准和建设品质。结合国家和省级文件精神,不断探索创新,以保障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科学、规范、有序。”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岳雁 通讯员 杭建宣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