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游步道“味道”和“现代”能不能并存?
发布时间:2021-04-09 11:31:09

都市快报报道 刚刚过去的小长假,富阳区洞桥镇里仁村海拔500多米的珠孔坞山顶上,上百亩含苞欲放的映山红引得很多人前去游玩观赏。

为了方便游客前来游玩,以及村民茶余饭后也会来这条登山道上悠闲散步,村里在上山的路上建了一条登山道,全长约4公里,现在已经铺了700米左右的花岗岩。

不过,到现场准备登山的市民就认为,用花岗岩板铺的登山道太格格不入了,这种花岗岩薄板太现代不说,而且很脆,容易破,爬山的人还会伤膝盖,应该就地取材用石头、木头,保留一份朴素更好,乡村还是要更像乡村才好。(详见4月7日A03版民意直通车)

报道刊登后,许多网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对于山野游步道是否应该铺这样的石板路,网友观点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观点:登山道最好有野趣,用花岗岩板铺装的台阶路面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网友“香草味道”:最近几年西湖群山野路也越来越少,全被铺成了台阶路,毫无野趣。萧山国家登山古道就做得很好,用木头重铺了古道,既修复了路又保留了野趣,也不伤膝盖。上周刚去爬过。希望快报多多关注杭州的群山建设。

读者吴先生:我觉得你们的报道很好,我强烈建议要保存野趣的小路。余杭的鸬鸟山也是这样,山上全是台阶游步道,很伤膝盖的。

有网友说,(这样的铺装路面)真的没味道,与环境不协调不搭配,很多乡村包括道路人造景点看起来千篇一律,甚至不伦不类,没有了各自的特点,失去了乡村原始的味道。

还有网友说,这种切割石板在雨天会非常的湿滑,行走不便。

对于户外登山、山地越野爱好者来说,用水泥、大理石、石块进行预制化、标准化加工的游步道,很煞风景。

杭州市登山协会副会长朱晓东说,采用碎石、沙子或是当地的特有石材,配以落叶、植被设置的游步道,既不会影响环境,也能减缓硬度、增加缓冲,每一步都脚踏实地,走得很“接地气”。

水泥大理石铺装的游步道路面,人们在进行快走、越野跑等户外活动时,对膝盖的伤害和冲击非常大,特别是下坡下山时,要承受自身体重几倍的重量,长期走在硬石路面上对膝关节、踝关节的伤害更大。

第二种观点截然相反:农村的爬山步道耐用好走就行,安全第一。

有网友说,农村的爬山步道只要耐用好走,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就可以了,不是专门为了喜欢登山走野路的人准备的,如果路不平不好走万一有人被绊倒谁负责?下雨天路滑摔倒谁负责?凡事都没那么全面,安全第一!

还有网友认为这样的花岗岩石板路适合年龄大的人步行,他们眼力和腿脚都不好,之前的山路不方便走,难道年龄大的人就没有权利爬山了吗?不是每个人都是越野登山爱好者,游步道设置应该考虑正常旅游的需求,男女老少都适宜。

还有网友说,游步道不伤膝盖吧,又不容易累,登山阶梯比较伤膝盖,而且累人,支持当地政府修游步道,步梯才更伤膝关节,上山道路千万条,如果你不喜欢平整的,你可以另辟蹊径上山。

朱晓东副会长也表示,使用水泥大理石的游步道,虽然在“用户体验感”和美观程度上有一些问题,但也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比如便于消防、森林执法人员巡山、防火,在发生山林火灾时,可以利用这样的游步道快速设置防火区域。同时,有台阶和进行铺装的游步道,也便于更多的市民登山观赏。

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既能“有味道”又能“很现代”?

皋亭山景区有一条20公里的登山游步道也许可供参考。

皋亭山景区管委会建设管理科负责人邢滢说,眼下,皋亭山千桃园里7000株桃花都开了,吸引了不少来赏花的人。

皋亭山上有一条长20公里的登山游步道,沿途串起了50多处人文景观。皋亭山景区还在山上安装了智能管理设备,这也让这条登山游步道成为了全国首条智慧登山线。

山体游步道是连接山体各个区域、文化景点、村落的经络。建设一条和景区相得益彰的游步道,并不只是铺设一条路那么简单,还要考虑到游步道穿过的景区各个地段的生态个性。

建设好这条20公里的登山游步道,得用上造景的手法,要在运动休闲、生态环境、文化挖掘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结合点。

在设计之初,皋亭山景区的工作人员沿着将要打造的游步道走了很多遍,根据游步道穿过的每一段景点的特色,都设计了不同的打造方案。

最后,景区确定了“开放园林”“休闲健身”“乡野风格”三种类型,分布于不同地段的游步道。

不同的类型用到的材料也不一样,有块石、鹅卵石、毛石、老石板、木栈道、地雕等。

所以,在皋亭山游步道,你会看到有的地方是用石头铺起来的,有的地方是用木板铺起来的。

另外,不同地段还会种上不同的植物,让游客在不同的季节都能欣赏到不同的景色,比如枫树、香樟、桂花、杨梅等。

邢滢说,也有人吐槽我们在游步道周边增加了很多智能设备,建得“太现代,缺少乡土味”了。事实上,建设方把游步道建得“太现代”,也是为了游客的安全,出于方便游客的考虑。

游步道设计因地制宜,安全第一

“味道”和“现代”结合

一条游步道给游客带来的美好体验,应该来自多个方面。可以是游步道周边整体的景观,也可以是游步道本身的风格。建设一条登山游步道,首先应该是安全,在这个前提下,再在“味道”和“现代”中找一个结合点,是可以实现的。

杭州建绿道,是为了更好地惠及市民,也是为了联系城乡、拉近市民、亲近自然。

事实上,杭州对登山游步道的设计,也是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并不是一刀切,不仅越来越好看,在保证和当地的山野趣味相称的同时,会越来越智能。

截至2020年底,杭州已经建成了环湖、沿山、沿江、沿路、沿河、湿地、公园、乡村等8种类型绿道,加起来有3713公里。而杭州也在加快“智慧绿道”的建设步伐,让游客在登山时,能体验到更多的数字化改革带来的福利。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首席记者 蒋大伟 记者 林建安 通讯员 成佳   编辑:管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