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2025年杭州将建成100家乡村博物馆
何为博物馆“一十百千万”工程?市园林文物局专家对此进行解读。
“一”是指打造一个代表杭州特色、引领行业发展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将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文博全媒体传播体系,着力进一步提升博物馆藏品管理、陈列展览、参观导览、宣传教育等业务数字智治水平等。
“十”是指新建十个国有博物馆——到2025年,将建成开放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院、杭州钱塘江博物馆、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院、杭州世界旅游博物馆、国家宪法宣传教育馆、玉架山遗址博物馆、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杭州博物院等十个国有博物馆。对标国家卓越博物馆发展计划,因地制宜推进博物馆特色化发展。
“‘百’是指孵化培育百个乡村(社区) 博物馆。”市园文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乡村博物馆已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乡村(社区)博物馆拟列入杭州市民生实事项目。
“我们将深入挖掘杭州市地方乡村(社区)历史传统文化,打造一批高质量的老百姓家门口的博物馆,认定42家乡村博物馆,认定22家社区博物馆,到2025年总计建成100家特色鲜明的乡村(社区)博物馆,实现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覆盖,深入研究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探索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层实践模式,成为博物馆乡村阵地建设的示范窗口。”市园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另外,“千”是指策划五百场高质量有影响力的展览,并配套开展五百场全媒体传播活动;“万”是指全市博物馆观众达到每年1000万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