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快报报道 昨天,一位市民在战疫求助平台留言求助:“我妈80岁,在防范区,今天也没药了,很多社区医院已经停诊,本来我以为今天可以有公交车了,能帮她配,结果还是没公交车。我们不在一个小区,我妈多病,医保卡必须自己保管。有公交车时我帮她配药要先拿了医保卡,再把药送过去(得5个小时)。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她老年手机也不会拍照发信息,所以没法给她网上买,管控区还有社区帮忙,防范区社区没人力,国家早就有规定,长期慢病可配3个月的药,可医院还是不给配。”
随着杭州不断调整“三区”范围,杭州市域内防范区面积在一点点增加。对于住在防范区的市民来说,米面粮油、生鲜时蔬无疑是第一需求。同样,对于病人、部分老人而言,药品与食品同等重要。但如何买药、配药,配完药后怎么拿到手回到家,成为了不少人犯难的问题。
与封控区、管控区情况不同,防范区不存在“最后一公里”的瓶颈,但部分公交地铁暂停运营,让不少老人和患者原本熟悉的去医院配药的方法受到限制。
除了去医院配药还有哪些配药方式?橙柿直通车记者为大家梳理,在防范区买药配药的方式。
互联网医院
橙柿直通车记者了解到,目前杭州的各大医院,不少都上线了互联网医院。
在支付宝App搜索“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点击“浙里办”,在“医疗健康”一栏中即可找到“互联网医院”。
记者看到,在该平台上,可以咨询医生,也可以在线复诊,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选择就诊咨询的互联网医院。
1.浙大一院
以浙大一院庆春院区为例,记者点开医生“名医咨询”列表,可以看到每位医生条目都有“图文”以及“电话”问诊两种模式,并有相应的价格备注。
而在医院首页的“在线复诊”内,患者则可以通过科室来预约医生进行复诊。在输入首次确诊时间、确诊疾病、上次用药以及相关病情之后便可进行提交。多数医生的复诊费用在15元/次左右,不少医生的信息栏内注明了所在医院等级(是否三甲)与所属医院,医生头像处也有标注,是否可开处方。
浙大一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浙一的互联网医院目前有两种途径,一是掌上浙一App,二是支付宝上的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掌上浙一目前不支持配药,患者可以在App上咨询医生了解病情,让医生做出初步诊断;如果患者需要挂号开药,可以从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开。”
药可以开,送药怎么送?工作人员说,目前浙大一院是与天猫医药馆对接的,患者有配药需求,会自动引到天猫医药馆下单,“配送也是由天猫负责配送上门的。”
2.浙大二院
在浙大二院微信公众号的底部菜单上,也能找到浙二的互联网医院入口,点击“线上续方”,患者便可选择需要续方的科室。
选择医生时,患者也能从信息栏了解医生的主治方向与是否可开处方;选择医生时,平台也会提醒,通过互联网医院续方是不支持医保支付的。
3.市一医院
与浙大二院微信公众号相同,杭州市一医院也在其微信公众号(名称:杭州市一医院)底部菜单栏开通了“互联网医疗”链接入口,点击进入后再点击“互联网医院”,即可进入“健康互联网医院”小程序。
患者选择医院后即可选择主治医生进行咨询,也可进行在线复诊,医生开具处方后,患者点击“进入处方”填写配送信息后完成支付,物流会将药品送至患者所填的地址中。
不过,在小程序首页,记者也看到了一则提醒通知:目前拱墅区全区启动二级响应、局部地区按照一级响应落实管控措施,导致拱墅区等区域药品配送服务时效性受到影响。
药房
记者了解到,目前老百姓大药房可以线上下单,用手机扫描“老百姓大药房”的微信二维码,进一步扫描链接内的企业微信二维码,即可添加老百姓大药房店长的企业微信。
为了避免出现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导致沟通困难的情况,患者也可以通过4006252866专线进行用药咨询对接,以对话的方式告知门店自身的情况与需求,并以此进行人工复核下单。
下单后就在家里耐心等待药品上门就行了。
外送App
除了互联网医院与药房,外送平台上也有下单配药买药的渠道。
记者在美团App首页上看到,用户可以直接在首页选择“买药”进行药品选购下单,防范区范围内,骑手都会将药品送至指定地点。
读者陈先生告诉记者,他平常会在美团上下单一些处方药,“如果买处方药,会有专业的医师联系你,了解具体的病情并开具处方就能下单了。”
饿了么也是可以线上下单买药的。如果购买的是处方药,则需要在结算页面添加问诊信息,也就是上传处方。如上传不了,则无法进行下单。
另外,如居民确需前往线下医院配药,在没有合适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通过打车出行。目前在防范区范围内,网约车与出租车的出行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