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味道到底怎么样?
发布时间:2019-09-23 08:55:41

都市快报 记者 朱文科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猪肉价格不断上涨,“人造肉”趁机刷屏,先是A股上市公司双塔食品公告推出豌豆蛋白素肉月饼、豌豆蛋白素肉馅料部分产品,紧接着初创公司“珍肉”于中秋节前在电商平台限量发售3000份植物肉月饼,迅速销售一空。

“人造肉”和真肉到底有几分相似?我们做了个试验。

牛肉?羊肉?猪肉?

我们选的是“珍肉”委托上海老字号“老大房”加工的豌豆蛋白酥饼,一盒6个,售价88元,不算便宜,这款酥饼模仿的是在上海、杭州非常流行的鲜肉月饼,不过仿的不是猪肉,而是牛肉。

切开月饼,馅料有点类似于午餐肉的淡红色,由于酥皮味道浓郁,馅料闻不出特别的味道。

将月饼用微波炉加热一分钟,分两组试吃:A组8人,事先告知这是植物蛋白月饼;B组13人,只说是“新款月饼”,但不说明是什么馅料。

试吃结果有点意思。A组普遍觉得是有点像肉的味道,但仿真度不高,口感比较干、软,没有真肉的筋道、颗粒感和纤维质感,少数人表示有早期方便面的味道。不过这些试吃者都肯定了一点,没有吃出普通豆制品的豆腥味来,还是有点意外的。

有一位试吃者对比了九月生活和五味和的榨菜鲜肉月饼后说,这款植物蛋白月饼调味不够理想,味道寡淡,如果加点榨菜,说不定口感会更好。

B组中,有8人认为肉馅是牛肉,3人认为是羊肉,2人认为是猪肉,没有人提出是豆制品或其他食材。这一组中,既有浙江省内各地人,也有西北人、山西人、湖北人等。其中有几位试吃者表示,风味上不太像新鲜肉类,更像面粉比例较高的午餐肉或者红肠。

这些试吃者也提到在口感上还有不足,比如没有什么汁水、绵软没有嚼劲、酥皮和肉馅融合度不够等。一位钓鱼爱好者称,嚼的时间长了,有一股鱼饵的味道,后味还有待提高。

人造肉还需要不断迭代

在“珍肉”淘宝企业店铺,这款月饼收到了几十个消费者评价,持支持态度的略占多数,一些留言称,“在口感方面还略逊动物肉,但已经很接近了”;当然也有“产品不靠谱,再怎么吹牛都没有用”这样毫不客气的质疑,有留言称,尝过后把某只“人造肉”概念股抛了一半。

“珍肉”市场负责人云涛告诉快报,“对比真实的肉,目前公司认为珍肉‘人造肉’的模拟度还只有70%,公司会根据销售反馈迭代升级。”

据介绍,以豆类作为主要原料的植物肉,要实现对真肉的高度模拟,最大的技术难点是合成血红素,它是动物肉类具备色、香、味、形、声的关键因素。目前国际上只有美国的“Impossible Foods”具备这一技术,它通过大豆根部提取物合成血红素,然后用在其招牌产品“不可能肉饼”(Impossible Meat)上,几乎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在国内,珍肉、双塔食品、Starfield(星期零)等“人造肉”企业都在加紧攻关这一技术,力争率先突破,以便在这个预计规模达万亿的市场中抢得先机。

目前,这几家公司选择的市场推广路径略有不同,双塔食品是国内和国际上最大的豌豆蛋白供应商;Starfield(星期零)则在深圳开了一家植物肉餐厅,以到店销售的形式逐步推广植物肉产品;而珍肉则选择了从肉馅市场切入零售,接下来还将推出饺子、包子、肉夹馍等中式点心,此外也会和知名餐饮企业联合,定制菜单,开发蚂蚁上树一类的菜式。

国外人造肉马上要来了

对于这些植物肉创业者来说,不仅要面对国内消费者的将信将疑,还要迎接国际竞争对手的正面冲击。

有消息称,美国的Impossible Foods、Beyond Meat等更加成熟的人造肉,正在加紧进入中国市场。

云涛认为,国际同行进来,机会大于挑战,因为市场足够大,而他们可以帮助进行消费者教育。更重要的是,中国烹饪博大精深,而以植物牛排作为主打的美国产品,还要面临本土化的考验,而这些恰恰是本土创业公司的优势所在。

他预计,国内“人造肉”市场将在2021年进入爆发期,在此之前,则是国内猪肉产能不足、价格高企的阶段,这是“人造肉”最关键的发展窗口。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朱文科   编辑:周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