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发布
昨天下午,杭州市西湖区发布了紫金港科技城2.0版实施意见和西湖大学城建设目标。紫金港科技城2.0有什么亮点?西湖大学城何时建成?一起来看看吧~
“造园”变“营城”
紫金港科技城横空出世
紫金港科技城的前身西湖科技经济产业园,是一个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随着城市边界扩张和政策调整,赋予了西湖科技经济产业园更高的发展使命,推动着园区产业从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2018年2月,紫金港科技城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城西科创大走廊“一廊三城”格局正式成形。
紫金港科技城总规划面积约21平方公里,涵盖西湖科技经济产业园、云谷两大核心区块。根据规划,西科园区块将全新布局、全面改造,建筑体量从现有的181万方提高到327万方,配套建设地下空间从30万方增加到140万方;云谷区块已引进阿里云总部、个推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三生融合”现代化产业新城。
2019年,科技城实现税收14.9亿元、集聚规上企业122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86.2亿元,分别比两年前科技城启动建设时增长了26%、72%和25%。先后入选浙江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全省首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
发布2.0版实施意见
加快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如果说1.0版为紫金港科技城发展提供了机遇、指明了方向、构建了雏形,那发布2.0版实施意见则是提供了更明确的阶段性目标、更高的发展要求。会上,明确了全力打造“全区产业发展新高地、全省科技创新策源地、全国新型一流科学城”的目标任务,标志着紫金港科技城2.0版建设与发展的全新蓝图已经开启。
树立1个理念
融合产学研、共建科技城
打破传统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招商手段和服务理念,全力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强化人才链、配置资金链、补齐政策链、优化服务链,以最优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形成创新创业洼地,构建人才高地,高质量打造科技城2.0版。
紧抓2大智源
浙江大学——高水平打造浙大创新生态圈
以科技城与浙大共同打造的紫金众创小镇为主要载体,聚焦脑机智能、数字经济、医疗健康等重点产业领域,共建区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引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通道,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创新创业全产业链,实现区校企合作多赢。
西湖大学——高标准谋划西湖大学城
依托西湖大学建设西湖大学城,将高等教育、研究实验、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载体等紧密结合,谋划西湖大学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将科学研究与科技城产业发展紧密联动,全力打造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
深耕3大产业
数字经济
立足西湖区数字经济产业优势,着力构建“天堂镓谷芯片产业园”“独角兽产业园”等产业发展平台。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形成特色突出、融合紧密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
智能制造
依托科技城现有制造业基础,以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做强智能物流装备、智能环境检测装备、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做大智能屏显终端、智能识别终端等智能终端产业。推进智能制造产业集约化发展,打造全省智能制造示范区。
生命健康
紧跟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趋势,依托西湖大学全球顶级生命科学研究团队科研实力和迪安诊断、艾康生物等知名企业,加强生命健康领域前沿技术研发与应用,做大做强生物医药和体外诊断产业,打造一流的生命健康研究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联动4大载体
造城——高质量打造“双城”
充分发挥科技城现有产业基础和两所高校优势,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全力打造高端人才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创新创业氛围活跃、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科技城和大学城。
建区——高水平建成省级高新区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全省万亩千亿产业平台”是科技城实体经济的主战场,把创建这两大省级平台作为科技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
创镇——高标准创建特色小镇
以紫金众创小镇和云谷小镇的省级特色小镇建设推进科技城产城融合发展,加快验收、命名等工作步伐,全面提升人文底蕴和生态环境水平。
兴园——高要求整合提升特色微园
西科园是科技城产业存量所在,将围绕主导产业,打造各具特色的微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