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汛期,大气对流活动比较活跃,强降水集中,往往产生暴雨洪涝等灾害,同时强降水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因此,汛期是气象防灾减灾的关键期。
面对险情,我们如何避险自救?来看一看以下的防汛知识和汛期健康常识。
暴雨
暴雨天气具有一定危险性,只要做好各种防范工作,就不会发生危险。
●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
●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
●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厘米深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时,可能是山洪暴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同时注意预防山洪,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
●注意街道的电力设施,如有电线滑落,即刻远离并马上报告电力部门。
●如果居所出现严重水淹,应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暂避。
●遇到危险时,可拨打110求救。
洪水
河流、海洋、湖泊等水体上涨超过一定水位,威胁有关地区的安全,甚至造成灾害的水流被称为洪水,又称大水。
●根据洪水信息和自己所处位置的房舍结构条件,选择撤离地点。
●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备足速食食品或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就近迅速向山坡、结构牢固的楼房上层、高地等地转移。
●泥坯房里的人员在洪水到来时若来不及转移的,要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漂浮材料扎成筏逃生。不宜游泳或爬到屋顶。
●洪水来临前,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
●被洪水包围时,要设法尽快与政府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千万不能攀爬带电的电杆、铁塔,远离倾斜电杆和电线断头。
●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物品,寻找机会逃生。
山洪
山洪是指流速大、过程短暂,往往夹带大量泥沙、石块,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小面积山区洪水。
●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洪水来临的时候,一定要听从有关人员的安排,千万不可随意下水游动。无论你遇到何种情形,都不要慌乱,可以试着发出求救信号,比如:晃动衣服或树枝、大声呼救等。
出行
行人应在道路两边的便道上走,因为街道上的井盖有可能会被大水冲开或虚浮。同时,下雨时,很多井盖可能会被打开进行排水,步行者要注意脚下,看到雨水打漩涡的地方,要绕道而行。
机动车要保持良好的视野,低速挡缓慢行驶,要及时打开雨刷器。天气昏暗时,还应开启近光灯和防雾灯,随时注意观察前后车辆距离,提前做好各种应急措施的心理准备,避免由于刹车过急造成碰撞或者追尾。
饮食卫生
持续暴雨天气,食品很容易受到细菌、霉菌等污染,因此注意饮食卫生非常重要。不食用被雨水浸泡过或受其他原因污染的食品;不吃霉变米面,不吃未洗净的瓜果;尽量不吃生冷食物;如果暂时不能保证新鲜烹调的食物供应,建议可食用合格的袋装食品。
夏季,外环境非常利于肠道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繁殖和传播,因此要注意家庭和个人卫生,经常用清洁的流动水洗手。要注意饮水卫生安全,建议饮用开水或瓶装水,不直接饮用生水或地表水。
环境清洁
由于暴雨期间会经常接触到雨水,接触雨水后,要用清水充分清洗干净,以免引发各种皮肤炎症。如果遭雨水浸淹,室内墙壁、地板、家具、厕所、衣物通通都要进行清洗;注意及时清理居室周边的雨水、垃圾,减少蚊虫滋生,同时注意防蚊和灭蝇,特别是做好厕所、垃圾等关键环节的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