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保障基本生活 贴心点亮精神家园——2020十件民生实事让百姓徜徉在幸福中
发布时间:2021-01-18 09:28:07

弱势群体得到贴心关爱

下城区长庆街道柳营社区的李志潮家,2020年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住房改造。“我还以为就换个马桶,没想到全翻新了,感谢啊!”说起这事,李志潮激动万分。

在改造前拍摄的照片里,他家墙面电线横七竖八,设施老旧,昏暗拥挤。可视力不好、行动不便,加之生活不宽裕,李志潮对装修房子一直“望而却步”。

通过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项目的施行,现在他家焕然一新,照明线路和各房间进行了整体改造,门口台阶一侧还为他安装了扶手。

2020年,和李志潮一样,全市有1768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完成改造,完成率达122%。通过改造,肢体残疾人可以自己在家洗澡、做饭,听力残疾人可视电子闪光门铃,视力残疾人可以操作语音控制的智能电器,实现了生活的便捷和出行的畅通,拥抱更美好的生活。

“人人都会老,家家都有老”。和助残事业一样,养老服务关乎民生、连着民心。以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例,实行全流程“一户一策”贴心服务,2020年全市共完成1978户,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

65岁的马友标是萧山区新街街道盛中村的低保对象。在对他家的改造中,除了各种适老化标准设施外,考虑到他走路不便,还专门配备了一只移动式马桶。老马的妻子感叹,以前既要照看丈夫,又要照顾孙子,一个人根本应付不过来,这次改造后解决了不少后顾之忧。

此外,全市新建镇街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3家、养老机构床位3255张,该项实事总体完成率达196.98%。

见微知著,枝叶关情。看似家长里短的小事,诉说的却是雪中送炭的温暖。2020年杭州十件民生实事,散发的温暖正辐射广大百姓尤其是弱势人群,做到全面奔小康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农村居民享受文化“大餐”

“走起来、走起来,身体与音乐节奏融合在一起”“手肘抬高一点,帽尖要始终朝向观众”……在转塘街道长埭村农村文化礼堂,排舞队员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正在练习《我们都是村里人》的村歌伴舞,欢笑声不断传来。

农村文化礼堂乡村闹,美好生活日子火。

从2012年到2020年,杭州的农村文化礼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点到面、由盆景到风景,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金名片”,也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地标”。到2020年底,八年来累计建成1939家农村文化礼堂,基本实现全市500人口规模以上村全覆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坚持需求导向,通过政府公开招标采购戏曲、综艺、杂技、滑稽戏等文化服务项目,采用“你点我演”菜单式的预约方式,把老百姓真正喜欢的曲目配送到文化礼堂,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普遍赞赏。

与此同时,以农村文化礼堂为“媒”举办的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如开展基层理论宣讲、“乡村文化”走亲等活动,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婆媳、最美邻里等评选,开展传统礼仪、人文关怀等活动,用红色文化、家国情怀、文明乡风浸润乡村。

据统计,2020年全市累计为文化礼堂送出文化活动2531场,活动场次完成率为140%。

“千家文化礼堂、万场文化活动、百万群众参与”,一座座农村文化礼堂,把文化生机注入美丽乡村,将乡风文明播进农民心田,“点亮”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绘就了一幅乡村文化振兴壮阔图景。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张向瑜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