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丹婷的老家在江西,十几年前就来杭州做阿姨,十几年时间在三十多个东家家里干过,最长的一个做了三年。前不久她刚向最近一任东家辞了工赶在春节前的旺季跑回了朝晖家政市场。谈及为何在临近春节时来市场找工作,孙丹婷说:“我在现在这任东家家里干了快一年,可临到春节东家不愿意给我发春节红包,凉了我的心,这才又回来找新东家。”
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撂挑子的阿姨并不在少数。在朝晖家政市场,不少人也因为家中阿姨返乡或不干了,不得不临时来市场寻找对眼缘的阿姨。“这个时间节点很微妙,年三十的红包肯定少不了,再加上春节工资比平常高,部分找阿姨的人家也放弃了砍价。”孙丹婷说,“我也看到报纸上关于阿姨的春节价格了,最贵的500元一天,我和几个老乡的要求也不高,350元一天,红包另算。”
某家政公司负责人梅姐介绍,在阿姨圈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在杭州的阿姨都有微信群或QQ群,除此之外,在每个月的休息时间,这些熟悉的阿姨还会互相见面。梅姐透露,不管在线上还是线下,阿姨们交谈的重点大多集中在工作忙不忙和工资涨没涨上。收入涨得慢的阿姨在见面后不久就会向东家提出涨薪的要求,甚至等不到当月的发薪日。“阿姨圈也和互联网行业一样,跳槽的原因只有两个,一个是受委屈了,另一个就是钱没给够。”她说。
工作时看手机,还有癫痫病史
想找个称心如意的阿姨真不是个简单事
在东家与阿姨之间,永远存在着博弈关系。作为提供服务的阿姨,自然想要找个事少钱多的东家,而作为出钱方的东家也希望能找个手脚勤快,价钱适中的阿姨。在梅姐看来,这对矛盾难以调和。
然而对于雇主方孙天来说,在春节前夕找阿姨是一场“赌博”。“我对即将请到的阿姨知之甚少,很多阿姨自称服务过很多家庭,满意度很高,但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我并不知道。”方孙天介绍,就在上周,他在河坊街附近的家政公司找了一位自称有七年从业经验的阿姨,可回家的第一天就出了问题。“阿姨洗过的碗筷上还留着菜叶子,桌子上还有油腻的汤汁,临睡觉时我去洗手间发现阿姨竟然躲在里面抽烟,手上还拿着一瓶治疗癫痫的药物,第二天我就辞退了阿姨。”
对阿姨不满的人不在少数。据12345平台数据显示,仅1月18日至1月20日之间,杭州关于家政类投诉就达到了十几起,这当中有投诉阿姨不愿意出门买菜的,有投诉阿姨上班玩手机的,还有投诉阿姨上班迟到的,甚至还有投诉家政公司收了钱,但阿姨不来上班的。除此之外,投诉阿姨没有工作经验的人也不在少数,更有消费者投诉阿姨不会开车、不会使用视频软件。这在梅姐看来是人们对于家政阿姨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的表现。
天眼查也从数据段为这一观点进行了佐证。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为给家政从业者提供求学升级的通道,培养家政服务工作应用型专门人才,去年12月13日,上海开放大学首届家政学本科启动招生,成为全国第一所开设家政学本科的成人高校。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国内共有165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家政”,浙江的家政企业数量达到7.6万家,杭州的家政企业数量也达到2.89万家。而在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下,近年来国内家政相关企业年新增数量稳定增长,年注册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其中,2020年新增相关企业超过77万家,增速高达95.63%,均为历史之最,这说明家政服务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
但数量如此庞大的家政服务队伍如何规范,消费者又如何鉴别家政阿姨的服务质量,成为摆在人们眼前的现实问题。
杭州出台新政提升家政行业从业者素质
阿姨有了杭州规范样本
为何有消费者请了阿姨后反而会叫苦连连?杭州市家政服务业协会秘书长姜怡分析称,杭州的家政市场存在供小于求的情况,家政从业者的数量无法满足城市家庭的需求,这也给家政游击队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不少家政游击队没有从业经验,职业素质偏低、工作不规范等已经影响了整个家政行业的口碑,因此杭州开始制定各种规则制度,并投入大数据的运用,让消费者找阿姨变得有更多可参照的指标依据,大数据综合了阿姨的征信、不良记录等信息,这些可量化的指标使企业和从业者必须遵守游戏规则,也让消费者找阿姨时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