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山日报讯 前段时间,知名演员吴孟达、音乐人赵英俊因病去世。在赵英俊的遗书中,描述了自己与癌症抗争的故事。斯人逝去,悲伤的同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肿瘤患者越来越多,浙江省名中医史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史华,浙江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特需门诊专家,从事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史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肿瘤是由环境、饮食、遗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但同时,肿瘤是可防的,有很多人通过预防是可以不得肿瘤的。”
《黄帝内经》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也是阐明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重要性。所以要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病的因素,而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或许可以有效预防。史主任从中医的角度提出了几个建议:
顺应自然规律去生活。指的是人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去调整身心状态。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却没有顺从这样的自然规律。日落之后,阳气逐渐向内运行,为夜晚的内藏做准备,有些人选择夜跑,或者其他剧烈的运动,使得本该内敛收藏的阳气再次激发;很多人习惯熬夜,身体不能在夜晚得到休整,会使免疫能力减弱,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重视精神调养。中医讲,七情可以治病,所谓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而在现代生活中,工作压力大、焦虑,人的情绪太过或者不及,都会使人不协调,所以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减压,保持平和心态。
合理搭配饮食,三餐有规律,干净、节制。史主任提到,她在出诊时,遇到过一位20多岁、没有家族遗传史却得了胃癌、肠癌的患者。最终问题就出在平时的饮食及作息上,这位患者喜欢把烧烤当饭吃,而且经常熬夜。
锻炼有度,劳逸结合。史主任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恢复期的病人,药都坚持吃,但每次来看病时脸色都不是很好。一问才知,每天老伴会拉着她晨起锻炼。本意是想强身健体,但由于身体还未完全恢复好,运动过度,反而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正确对待肿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采访最后,史主任语重心长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