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上城区有湖滨商圈 原江干区有十字金街
都市快报报道 今年4月,杭州进行了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优化调整后,杭州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5月17日起,橙柿互动×都市快报民意直通车推出“我为新区建一言”大型民意征集行动。
第一站,我们聚焦上城区。
听听上城百姓对新区划的期待,对新区发展的建议意见。同时,邀请相关政府部门,会同专家学者,畅谈新区划的全新未来。
你还记得几十年前的杭州吗?
当时,龙翔桥是城里最热闹的地方,城外的菜农每天到龙翔桥摆摊,女学生们也到这一带逛街。
后来,大家的消费注意力顺着延安路逐渐北移,再后来越拓越宽,到了运河、钱塘江的对岸。如今,大家都习惯了网上购物,但逛街有逛街的乐趣。囊括了原上城区的湖滨商圈和原江干区的十字金街(包含万象城、来福士等),新的上城区会成为杭州的“消费中心”吗?
这两天“我为新区建一言”活动,收到了橙柿互动用户、都市快报读者对此的一些建议意见。市民王先生说:上城有实力打造杭州的“消费中心”,但是说实话,有的东西我在其他地方也能买到,上城怎么发挥独特性,变成本地游客常来、外地游客必来的地方呢?
对此,湖滨街道居民、“湖滨晴雨”的民情观察员徐利民,还给“我为新区建一言”活动写来一封2500多字的信。
“湖滨晴雨”民情观察员徐利民——
湖滨商圈要突出老字号和文化景观
徐利民说:“当前湖滨商圈,游客很多,消费却不一定旺。受网络经济冲击,实体店商品已经不是游客流连忘返的必败品了。”
但他认为,这是有解决办法的。
“把本土商品做大做好做出特色,价格公正、质量保证,那才能吸引人买。”徐利民还记得,早前湖滨地区卖很多杭州本地的特色商品、文房字画等,是游客争相购买的伴手礼。现在,街区也有一些做得不错的老字号,比如108岁的知味观,不仅把美美的青团送“出圈”,还抓住“宅经济”在外卖市场赚了一大票。
徐利民还说,文化景观是商圈聚人气的一部分。
“东坡路是湖滨步行街的主干道,苏东坡是杭州的老市长,但在东坡路上,很难见到苏东坡的痕迹,有点遗憾的。”他认为,如果将湖滨本身的历史文化元素,融进街景、文创产品的话,一定会有更多人来湖滨、停留在湖滨。
橙柿互动用户“虎哥开心每天”——
湖滨商圈和“十字金街”客流 要相互引导
“虎哥开心每天”是橙柿互动用户,他给我们留言,希望湖滨加强打造大数据消费场景。“重大节假日湖滨地区人满为患,应该发挥大数据优势,将人流疏散到其他地方。”
他说,江干与上城合并后,原江干的消费中心能很好地承接游客的溢出效应。可以通过大数据,让湖滨步行街、清河坊、十字金街客流数据联通,实时共享引导人群。
市民陈锋——
九盛路至九和路一带,可以打造成对外开放的消费商圈
陈锋是杭州天健水务集团董事长,他的企业就在钱塘江边。
他建议:如今上城的消费核心地标主要聚集在城区中西部,东面是空白的。那么像九盛路至九和路一带,时尚产业高度集聚,如果今后能打造成对外开放的消费商圈似乎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