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水终于感到疲累,从本周一开始连续“调休”3天,气温也有点春天要来的感觉。但是,记者从省气候中心获悉,目前拉尼娜状态继续维持,北方不断会有冷空气南下影响。也就是说,我省暂时难以甩掉低温雨水的“包袱”,周三夜里雨水会来个“回马枪”,气温将再次走低。气候专家提醒,老年朋友要做好防寒、防湿的持久准备。
近日,记者从省内多家医院了解到,受此天气影响,因跌倒、心脑血管疾病等因素就医的老年人明显增多。专家提醒,老年人尤其要注重护好身体这三处。
寒冷冬季最易“伤心”,低温环境下心梗迎来高发期。寒冷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尤其是老年人,对气温变化适应能力差,寒冷更容易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造成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杭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陈铁龙表示,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是老年人在冬季预防心梗的最好方法,尤其注意避开5大不良习惯,包括起床太迅速、排便太用力、冬季补过头、洗澡时间长以及久坐看电视。
陈铁龙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早上醒来后,建议先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清醒3分钟后再起床。平时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以保持排便通畅。心脑血管病患者冬天洗澡时间尽量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一旦出现恶心、心慌、心跳过快等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停止。中老年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2小时内,注意间隔休息。
雨雪交加,湿滑路面成了不少老年人出行的“绊脚石”。近几日,省内多家医院骨科都接诊了因雨天路滑不慎跌倒的老年患者,其中不乏需要手术治疗的。
浙江医院骨骼中心主任医师顾增辉表示,一般雪后骨折多集中在脚踝骨、尾骨和腰椎。一旦摔倒,首先要保持冷静,不急于起身,先检查何处受伤。如果腰疼,千万不要随意乱动,腰椎骨折后随意活动,很可能造成关节脱位,严重的甚至下肢瘫痪。应尽快呼救,拨打120急救电话,由专业医护人员救助。
寒冷天气,对老年人的呼吸系统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更“青睐”老年人,专家为老年朋友推荐三套呼吸训练法。缩唇呼吸,吸气时用鼻子,呼气时嘴呈缩唇状,施加一些抵抗慢慢呼气,吸气与呼气比以1:2或1:3为宜;腹式呼吸,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呼气时腹部凹陷,主要靠腹肌和膈肌收缩来进行;吹气球,先深吸一口气,对着气球口慢慢吹,直到吹不动为止,一般每天吹5-6次。
浙大一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杨云梅表示,总体来说,低温天气下,老年人要注意自我调节,维持正常而有规律的生活,切不可因寒冷而贪眠。同时,根据自身情况锻炼身体,以增强抵抗力和身体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