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边上演了一场科学大秀 ​“浙江人眼中的十大科学事件”重磅发布
发布时间:2020-09-21 11:21:07

9月19日

“Yu见未来”科学分享会

给地球做CT、把甘蔗渣变成比钢还硬的新材料……

为了这场科学分享会,有人从温州赶到杭州

“只要不考试,科学就非常有意思。”9月19日的“Yu见未来”科学分享会上,嘉宾的这句话让全场人都笑了。

在“蛟龙号”里看到的深海模样、给地球“做CT”、甘蔗渣能变成代替塑料与金属的新材料……前天,科学大咖与科普大拿一起,在西湖边畅谈科学,对话未来。

这场“Yu见未来”科学分享会,是今年浙江省全国科普日分会场的活动之一,有听众特意从温州带着孩子赶到杭州来听。

浙江省科协科普部部长汪光年、杭州市化工研究院院长姚献平、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院长林强、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唐立梅、都市快报副总编辑林琳等5位嘉宾,从海洋的文明、量子的世界、材料的王国、传播的纬度、科普的意义等方面,和大家分享科技如何邂逅未来。

唐立梅是同时具有大洋深潜与南极科考经历的第一位中国女科学家,也是首位乘坐“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的女科学家。大洋深处是什么景色?当“蛟龙号”下潜到350米深处时,已经完全看不到来自水面的光线,一片黑暗中有发光生物游过来。到2740米深时,唐立梅说那是“灿若烟花的海底世界”。有丝袜状的玻璃海绵等各种奇怪又美丽的生物,有丰富金属资源的“海底黑烟囱”……大家都觉得,时间太短了,不过瘾啊。

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院长林强分享的,则和量子有关。他的团队研发的量子重力仪,能为地球“做CT”。

地球上各个地方的重力加速度其实是不一样的,纬度、高度、地形、地质构造等的不同都会引起重力加速度的变化。地下是有黄金还是石油?有了量子重力仪,就好比给地球做“CT”,都能看得到了。

微塑料在大气中形成类似沙尘暴的“塑尘暴”,一个人吃下的微塑料超过1000颗/年……“白色污染”触目惊心。根据近日刚刚升级的浙江“限塑令”,到2020年底,杭州各公共场所打包服务,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杭州市化工研究院院长姚献平研究的纳米纤维素,原料是秸秆、甘蔗渣等,尺寸仅为头发的二万分之一,不仅可降解,而且重量只有不锈钢的1/5,强度却是不锈钢的5倍以上,未来有望取代金属和塑料。

浙江省科协科普部部长汪光年的分享主题是“邂逅未来”,他说科普要用好玩的形式,让大家能轻松地“邂逅”科学。为了让科学更有趣,让更多的人爱上科学?浙江省科协和都市快报联手搭建了“科技成果科普发布”平台,科学家出了什么最新的成果,通过这个平台也能让老百姓知道。而这次未来生活节,浙江省科协作为主办单位之一,通过这样一场全民科普大型活动,邂逅未来,与科普同行,与时代共生长。

ABOUT全国科普日

9月18日,浙江省2020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在宁波余姚启动。今年科普日主场活动的主题是——与新共生长,分会场主题是——与未来共生长。双城联动,借科普日让千年文化和现代科技交融,迸发出别样的火花。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朱娅珍 翁丹妮 摄影 金静馨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