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商报讯 昨天上午,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正式开幕,市长刘忻作《政府工作报告》。刚刚过去的2020年,杭州取得了哪些成绩?2021年又要开展哪些新工作?《政府工作报告》列出了详细的清单。
2020年成绩单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杭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列举了七个方面。
1 交出“两战全赢”高分报表
率先控制疫情,累计治愈出院204例确诊病例,无死亡病例。
率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新增减税降费超过500亿元,争取各类政府债、企业债483.4亿元,选派1.1万名干部助企渡难关。
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10个、总投资3801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6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8%。
2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4290亿元、增长13.3%,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超1500亿元。
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634亿元,增长3.8%。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40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448亿元、增长8.6%。
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43.6万人,人才净流入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3 城市功能品质大大提升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取得阶段性成果,编制完成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发布杭州云城概念规划。制定三江汇“未来城市”实践区发展战略,推进杭州未来文化中心等十大项目建设。
杭州南站开通运营,建成高速公路3条、169公里,建成城市快速路36公里,建成主次干路32条、38.6公里,开通地铁6条、171公里,在建地铁9条、210公里。
4 城市软实力不断增强
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设立“市民日”。
提升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水平,“一键借阅”服务市民62万人次。新建“杭州书房”36家、社区文化家园260家。杭州文史研究馆开馆。
设立“西湖日”“良渚日”,启动良渚古城遗址综保工程二期建设。德寿宫遗址保护工程暨南宋博物院开工。
5 城市发展活力不断激发
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1项改革举措。将282项单独事项合并为75项,做到“一件事”全流程“一次办结”。商事登记30分钟办结,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秒达”,用地规划许可证3小时核发,企业水电气报装实现“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一次办”。
实行“云上供地”。
全面开展亚运城市八大行动,亚运村108幢单体建筑全面结顶,40个亚运比赛场馆完成土建。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获批。
6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修复“三江两岸”生态岸线174公里。建成和改造绿道597公里,新增绿地面积776.5万平方米,造林5.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9%。
杭州临江环境能源工程项目建成投运,天子岭填埋场关停,全市原生生活垃圾全部实现零填埋。
建成“美丽河湖”23个、“污水零直排”生活小区1153个,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49公里,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
建成市第三固废处置中心,易腐垃圾设施化处理实现县市全覆盖。
7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增强
全面高质量完成民生实事,城镇新增就业69.1万人。始版桥社区等7个未来社区试点创建项目全部开工。
增资补发基本养老金惠及153.6万人。新开工公租房1.3万套,蓝领公寓1.7万套,人才专项租赁房1.4万套。
开发上线城市大脑数字界面,深化48个应用场景,打造390个数字驾驶舱。
调解纠纷45.5万件,全市信访走访总量、一审诉讼案件、治安警情分别下降44.9%、10.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