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第9号台风或将生成
这个南海热带低压还可能发展为今年第9号台风卢碧(“卢碧”一名由菲律宾提供,意义为残酷、凶猛)。
昨天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南海热带低压的中心昨天下午5时,已位于闽粤交界西南方约425公里的南海北部近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7级(1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2百帕。
预计这个低压中心将以每小时5-10公里的速度向偏东方向移动,有可能在未来24小时内发展为台风,于5日傍晚到夜间在广东东部到福建南部一带沿海登陆(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也有可能穿过台湾海峡,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受其影响,明天南海大部、巴士海峡,以及广东中东部沿海将有6-7级大风;广东南部、福建东部、海南岛东北部及台湾岛中西部有大到暴雨,广东珠三角附近、福建东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
什么是南海“土台风”
这个热带低压,和今年第7号台风“查帕卡”很像,都是在南海生成。南海是台风活动最频繁的海区之一,在南海海域形成的台风一般称为“南海台风”,俗称南海“土台风”。
为什么说它“土”?首先,“土台风”的强度和尺度比西北太平洋的小且弱,据统计,1949-2019年期间,“土台风”生成总数为344个,达到台风级别的仅占25.8%左右。第二是因为长得丑,“土台风”大多云系结构不对称,较少有典型的螺旋云带出现,范围较小,眼区不清楚。第三是“命短”,由于南海“土台风”在近岸生成,所以生命都很短暂,平均约为3-4天。第四,容易迷失自我。南海“土台风”容易被周围因素(如高空流场、冷空气等)左右,因此路径复杂多变。
土归土,但南海“土台风”同样需要小心防范。海南省气候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副主任吴慧介绍说,南海土台风的雨灾比风灾更突出,是典型的弱台风强降水。
又一个“雨神”要来了
昨天,“广东天气”也分析说,南海这个热带低压不按套路出牌,一般台风都是自东向西走,它却是自西向东走,并且沿广东海岸线东行,对广东影响时间长,累计降雨量大。
具体来说,由于目前海温条件好,水汽卷入好,随着副高加强西伸,南海低压北侧东风加强,南海热带低压还是在走上坡路的,但离岸近,发展强度在热带风暴级别(不排除加强到强热带风暴)。但是结构不对称,热带低压南侧云团较为密实,因此要警惕它后期北上后把季风云团带上岸,带来持续性强降水。简单来说,这个热带低压水汽足,强度逐渐增强,个头小,离岸近,自西向东划过广东海岸,影响时间长。
今明两天,珠江三角洲南部和粤东市县预计有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市县有中雷雨局部暴雨。这么一看,这个南海热带低压,可能将是“烟花”之后的又一个“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