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线盯得牢 战斗才能打得稳打得赢”
平时喜欢看军事书籍
提出开辟“三大战场”展开疫情阻击战
梁廷波常说,抗击疫情就像在战场杀敌。只有每个战场的防线都顶牢,战斗才能打得稳,打得赢。
在杭州还没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之时,梁廷波书记就带领院领导班子成员未雨绸缪,严密防控。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早早储备好了检测手段和检测方法,发热门诊实行普通发热病人和从武汉回来的发热病人分诊室就诊,所有的预案一一落实。
1月19日,当第一例患者在庆春院区确诊时,医院马上启动了预案,患者迅速通过专门通道进入隔离病房。
1月26日,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浙大一院启用之江院区应急保障,为全省疫情防控起示范、指导作用。
之江院区是去年11月刚刚投入使用的新院区,第一次承担这么重要的救治任务。还没正式接收病人之前,梁廷波几乎每天都要去之江院区现场协调工作,包括水、电、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能让医疗救治出现任何闪失,让患者放心养病,医护工作者安心治疗。”
作为全省最早的省级新冠肺炎定点诊治医院,除了承担之江院区确诊患者的救治,浙大一院还要承担全省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会诊,同时,先后派出了三批医疗队支援武汉。
平时最喜欢看军事书籍的梁廷波,迅速提出了开辟“三大战场”的疫情防控措施。之江院区主战场、浙江省内疑难病例会诊分战场以及武汉一线抗疫战场。
“三大战场,每个战场防线都要顶牢,战斗才能打得稳,打得赢。”在梁廷波带领的院领导班子排兵布阵下,疫情防控工作繁忙紧张却又井然有序。
“这是浙大一院的社会担当和使命所在”
人民群众的健康高于一切
作为浙江省内最好的综合性三甲医院之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浙大一院勇于担当,迎难而上。作为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他们尽派精兵强将,用最好的设备、最强的专家团队、最给力的后勤配合,全院上下动起来,直面疫情。
医院党委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第一时间争先报名进入隔离病房。
之后,隔离病房和隔离监护室迅速成立了两个临时党支部,而援汉前线,武大人民医院和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也成立了两个临时党支部。
“生命高于一切,人民群众的健康高于一切。这是浙大一院的社会担当和使命所在。是我们开展任何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主线。”
梁廷波说,疫情防控战进行到现在,通过一次次考验,提高了学术水平、磨炼了队伍、丰富了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全院职工的凝聚力。
“当前,疫情防控到了最紧要关头,我们仍将继续攻坚克难,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浙大一院抗疫1个月大事记
1月19日
收治杭州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1月23日
浙江省首位驰援武汉的医生(浙大一院综合监护室主任医师郑霞)抵达武汉,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
1月25日
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赴浙大一院检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1月25日
再次派出4位医疗专家驰援武汉
1月26日
启动之江院区应急保障,所有患者全都转移到之江院区集中救治
1月27日
孕25周准妈妈紧急转入之江院区救治
1月29日
7天远程会诊,浙大一院缙云分院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2月1日
再次派出包括李兰娟院士、副院长陈作兵在内的6位医疗专家驰援武汉
2月5日
首批7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包括2名重型患者及一位孕妇
2月8日
孕35周新冠肺炎孕妇顺利剖宫产生下2.7公斤男宝“小汤圆”,经多次核酸检测阴性,“小汤圆”未感染
2月9日
第二批12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包括9名重症患者
2月12日
第三批12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包括杭州首例确诊患者和孕27周孕妇
2月14日
院长黄河带队,再派141位医疗专家赴武汉,整建制接管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一个重症监护病房,2小时收满62位重症危重症患者
2月14日
96岁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或为全国最高龄
2月17日
第五批12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包括两位危重型患者。
2月18日
发布新冠肺炎浙江诊疗经验(精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