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长江大桥附近,一位市民游到一艘长江航道标志船旁,爬了上去,随后从船上跳入水中,继续游泳,不远处就是黄鹤楼。
都市快报
昨天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昨天也是武汉“解封重启”整整5个月——今年4月8日0时起,武汉市解除了长达76天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
栾树花开,梧桐叶落。快报记者特地赶赴武汉,亲身感受这座“满血复活”的城市。
今天的武汉,城市早已复苏,生活回归正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一度按下暂停键的武汉,又重回昔日的热闹和繁华。
高楼林立间,上班族们端着热干面边吃边赶路;长江大桥下,交谊舞爱好者伴随着歌声翩翩起舞;东湖凌波门,游泳健将纵身一跃跳进湖中畅游;汉阳江滩,傍晚吹着江风散步的人越来越多;吉庆街户部巷,欢笑声与烟火气依旧交织……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正如这句武汉街头随处可见的标语一样,跨越冬与春、经历死与生的武汉和武汉人民正斗罢艰险再出发。
曾经一起呐喊:加油,武汉!
今天再道一声:你好,武汉!
武汉中南路天桥旁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等标语。
想了解武汉,必须从“过早”开始。
昨天清晨,长江上一声长鸣的汽笛,唤醒了整座江城。
不远处,黄鹤楼下的粮道街已经热闹起来。在这个闹市中的隐秘角落,暗藏着数不清的早餐店。
麻酱飘香的热干面,酥脆软糯的三鲜豆皮,鲜香浓稠的糊汤粉,胡辣重油的油饼包烧麦……武汉人的早餐种类,就已秒杀其他城市。
更厉害的是吃早餐的武汉人,不管男女老少,端来一碗热干面,熟练地挑起来拌几下,接着各种吃相尽显。坐着吃,站着吃,蹲着吃,甚至还有赶时间的上班族,一边小跑一边吃。这身绝技,恐怕也只有武汉人独有。
武汉粮道街,在路边小店前“过早”的小学生和家长。
蹲在路边吃面的张先生告诉我,他62岁的父亲之前得过新冠肺炎。
“今年2月中旬,父亲确诊感染新冠肺炎,高烧40℃,住进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几天后病情恶化,我们都很担心,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张先生说,幸好从杭州驰援武汉的李兰娟院士团队,立即使用“人工肝”技术,给父亲进行了血液排毒的协助治疗,病情才得以好转,4月初康复出院。
听说我也是来自杭州的记者,他放下碗筷,有些激动。张先生说,有机会一定去杭州当面拜访恩人,向医护人员们道谢。
武汉长江大桥下,一群刚在长江里游完泳的市民,正准备上岸。而一旁,身穿红色T恤的胡大姐,仍和几个老友继续挥鞭、舞龙。
胡大姐61岁,退休前在武汉机床厂工作。每天早上5点,准时到江边锻炼,她的拿手绝活是鞭打陀螺、健身舞龙和绸带。“别看这绸带,和跳舞那种不一样,经过特殊加工的,这个分量更重,甩起来很考验臂力。”
疫情期间,虽然宅在家里,胡大姐也没有放弃锻炼。“我把桌子椅子挪开,留出一块空地,继续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