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7年的一座桥起步 2035年,杭州至少将有40条过江通道
发布时间:2020-12-21 11:00:26

"杭州目前每天约有90万人次跨越钱塘江

到2035年,这个数字将突破200万人次

31处机动车跨江通道分布示意

都市快报 上周,我们曾报道了杭州市民何女士买房在余杭区、上班在江干区,每天坐1个多小时地铁上班的故事,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详见12月11日快报“北高峰城市观察”版)。有的读者认为,坐1个多小时地铁去上班,是大城市中的常态;还有很多读者提出,在买房的时候,就应该把通勤时间也考虑进去。

不少读者还在留言中讲述了自己的通勤故事,其中“跨江通勤”成为高频率出现的一个词。

迈入钱塘江时代的杭州,江北岸老城区的市民住到了“对江”,萧山居民每天跨江到武林CBD、钱江新城甚至更靠西的未来科技城工作——跨江通勤不再是一件新鲜事。

在一些老杭州人的印象里,“跨过钱塘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杭州实施拥江发展战略后,越来越多的过江通道伴随我们走向“钱塘江时代”。

今年下半年公示的《杭州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21-2035年)》(草案)中提出,未来杭州将规划形成31处机动车过江通道。加上已规划的9条地铁过江通道,未来的杭州,至少会有40条过江通道。

从1到40,“对江”的概念,在杭州这座城市中正在慢慢淡化。

很多滨江、萧山居民都会选择西兴大桥过江

未来杭州的钱江两岸 每天有超200万人次穿梭往来

1937年,钱塘江上有了第一座跨江大桥——钱塘江大桥。

那时,大桥南北两岸分属不同的地区,北岸是热闹的杭州城,南岸则是一片田野。

50多年后的1992年,钱塘江上才有了第二座跨江大桥彭埠大桥。而在这之后,西兴大桥、袁浦大桥、下沙大桥、复兴大桥、庆春隧道……一座座跨江大桥、隧道相继建成,钱江两岸开始形成“上天入地”的过江通道体系。

伴随着这一体系的形成,一座拥江发展的大都市,也在钱江两岸崛起。

截至2019年末,杭州的常住人口总量为1036万人,管理人口近1600万。

据相关统计,目前,杭州市区每天有大约90万人次跨越钱塘江,其中一半左右的人选择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过江,其余是通过自驾、电动自行车等其他方式。

随着杭州城市规模的扩大,常住人口的增加,拥江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推进,尤其是钱江两岸如钱江新城二期、钱江世纪城、钱塘新区和三江汇等地区发展成熟度快速提升,更多人会选择把家安在江南岸,过上跨江通勤的生活。

每天跨越钱塘江的人数和次数,未来还会持续不断地增长。

预计到2035年,杭州钱江两岸每天的跨江交通需求量将突破200万人次,这对于杭州过江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2035年杭州人怎么跨江? 预计七成以上选择公共交通

“钱塘江江面很宽,水文条件复杂,钱塘江两岸的杭州城也正在快速发展,两岸沟通的交通需求不断增加,在钱塘江上选定一处过江通道,形成一个高效率的交通廊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与编制《杭州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21-2035年)》的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高奖说,过江通道资源,是杭州比较稀缺的战略性资源。

他说:“资源稀缺,就需要让每一条过江通道发挥最大的作用,提高利用率。因此,本轮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在考虑过江交通时,优先考虑效率更高的公共交通过江,未来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将成为杭州过江公共交通的主体,构建起高效便捷的跨江公共交通体系。”

高奖为我们描绘了这样的愿景:“目前杭州通车运营的5条地铁线中,有4条都是跨江线,杭州人已习惯坐地铁过江,而即将通车的6号线,建设中的7号线、8号线、机场快线也都是跨江线,我们将用便捷的公共交通,来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交方式过江,提升跨江交通的公共交通比重。”

根据预测,2035年杭州跨江交通的公共交通比重,将从目前的50%左右提高至70%以上。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黄煜轩 文/摄 制图 高薇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