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7年的一座桥起步 2035年,杭州至少将有40条过江通道
发布时间:2020-12-21 11:00:26

我小时候去看“对江大妈妈”要花大半天时间 

我给市心北路取了个昵称叫“庆春南路”

从江北搬到江南是什么感觉?

江南的亚运村正在建设

当然,机动车过江通道仍将是杭州跨江交通的一大“主力军”。

根据公示的《杭州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21-2035年)》(草案),未来在杭州市区范围的钱塘江和富春江两岸,共规划机动车过江通道31处,平均每隔3.5公里,大约地铁3站左右的距离,将会有一处机动车过江通道。

在31处过江通道中,有21处为现状及在建过江通道,包括已建成的钱塘桥大桥、复兴大桥、望江隧道等过江通道和正在建设的博奥路隧道、新钱江二桥等。

其余的10处过江通道为规划新增,如连接钱江新城二期与钱江世纪城一带的同协路过江通道、远期将成为杭州中环一部分的靖江路过江通道,以及位于三江汇附近的湘滨路过江通道和亚太路过江通道等。

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高奖,参与编制了《杭州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21-2035年)》(草案),他进一步阐述:杭州的过江通道,会以“因地制宜,疏密有致”的原则来进行规划设置,主要考虑结合钱塘江两岸国土空间总体布局,不同区域的发展趋势和交通需求,以及钱塘江的地理水文条件等多种因素。

2023年杭州人有望首次体验

“上层开汽车,下层走地铁”的过江隧道

“钱塘江东段,也就是钱塘新区和海宁的这一段,虽然目前过江通道不多,但随着钱塘新区内部联系的不断加强,江东大桥难以承载大量的跨江交通需求,同时钱塘新区也在加强与海宁盐仓等地的联系,为此钱塘江东段规划新增了江东三路和靖江路等过江通道,未来道路过江通道的平均间距在4公里左右。”高奖说。

钱塘江的中段是杭州主城区段,已建设有多条过江通道,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过江交通体系,高奖表示:“主城区这一段的钱塘江两岸,江南岸滨江、萧山居民来钱江新城工作、购物,江北岸的居民去滨江工作等情况非常多,两岸往来密切。考虑这一特点,规划将重点在公共交通、慢行过江等方面做好服务提升。”

同时,考虑钱江新城二期与钱江世纪城、亚运村一带的过江需求,在钱塘江主城区段将规划新增同协路过江通道。届时,钱塘江大桥至下沙大桥的钱塘江主城区段,道路过江通道的平均间距2.3公里左右。

“与江面宽度、人口规模相当的武汉等城市相比,杭州主城区段的过江通道规划密度还是基本合适的。”高奖说。

钱塘江大桥以西的钱塘江江段以及富阳境内的部分富春江江段,全长约50公里,也将规划新增湘滨路、亚太路、里山大桥等过江通道,平均间距在3.9公里左右。其中湘滨路、亚太路和已建成的袁浦大桥,将支撑起三江汇地区的发展,里山大桥则将是杭州中环的过江通道。

还值得一提的是,从地下穿越富春江,连接富阳老城区与富春湾新城的秦望通道,将成为杭州首条预留地铁过江的地下过江隧道,这条过江通道预计2023年竣工,杭州人有望首次体验“上层开汽车,下层走地铁”的过江隧道。

“秦望通道是一条功能复合型的过江通道。上层开车、下层走火车的钱塘江大桥,上层开车、下层走地铁的新钱江二桥,也都是功能复合型的过江通道。”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过江通道的复合化利用,提升过江通道的利用效率,将成为未来杭州过江通道规划建设的新趋势。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黄煜轩 文/摄 制图 高薇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