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启正网> TOP2
浙江文化城项目花落之江地块 力争2016年建成
2013年01月29日

浙江文化城规划示意图

浙江音乐学院工地现场。

浙江音乐学院效果图

  一边是美术学院,一边是音乐学院。前者的毕业设计、包豪斯设计展,为大家提供了视觉盛宴;后者的各种音乐会,为大家奉上了听觉大餐。

  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去年年底,浙江音乐学院,在西湖区之江板块象山区块破土动工。

  而浙江音乐学院,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未来的三年里,在之江地区,一座规模更大的浙江文化城,将拔地而起,除了现有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在建的浙江音乐学院,将来还会有浙江图书馆新馆、浙江省博物馆新馆、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浙江文学馆。

  目前,浙江省建设“文化强省”的重点文化项目——浙江文化城项目,已经正式花落西湖区的之江度假区。力争2016年前,基本建成。

  ◎探访重点文化项目◎

  浙江音乐学院

  2015年投入使用开始招生

  昨天下午,原本还阴着的天,开出了太阳。现在看过去,浙江音乐学院,还是一片空地。建筑工人们住的简易板房,已经搭起来了。

  浙江音乐学院,是去年12月26日正式开工的,最先动工的,是学生宿舍楼。整个学院,规划建设项目占地602亩,总建筑面积约28.9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3.95亿。

  虽然现在,空地上还是一片泥土,但是,规划图纸上的浙江音乐学院,还是很惊艳的。它像一个哑铃,一头侧重于学生生活、管理等后勤服务;一头主要设置图书馆、教学楼、各类艺术剧场等;中间由绿树成荫的音乐休闲带连起,环境非常好。

  浙江音乐学院,将在2015年完工,投入使用并招生。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大学,以培养本科生为主。暂定在校本科生的容量是5000人,学科以艺术为主,少量兼涉管理学、文学、工学等。

  音乐学院设置了25个系,近60个专业及方向,包括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戏剧学院、艺术工程学院、文化管理学院、人文学院以及公共教学部(社会科学部)等。

  浙江文化城主要包括“一院四馆两公司”

  去年上半年,我省就提出要建设“浙江文化城”。浙江音乐学院,就是浙江文化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浙江文化城在哪里?就在之江度假区里,主要集中在度假区的核心区块和转塘集镇区块。

  除了浙江音乐学院,浙江文化城还有哪些主要的文化设施?简单来说,就是“一院四馆两公司”。

  “一院”,就是现在已经开工建设的浙江音乐学院。

  “四馆”,就是浙江图书馆新馆、浙江省博物馆新馆、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浙江文学馆。本来是“三馆”,浙江文学馆,是去年12月11日新增加的。这“四馆”,目前已经确定选址之江度假区,至于具体建设在哪块区域,现在还没有最后敲定。

  “两公司”,指的是浙江的一家传媒集团的文化产业项目,以及一家出版集团的文化产业项目。目前,两家公司的文化产业项目,最后是否入驻浙江文化城,具体事宜还在洽谈中。

  浙江文化城建设将以项目为依托,集中产业布局,突出文化城的概念、营造文化城的氛围,实现公共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浙江文化城将成为浙江文化新地标

  有浙江音乐学院的老师预言:2015年以后,之江地区,也就是未来的浙江文化城,尤其是“四馆”,绝对会成为浙江文化新地标。

  浙江音乐学院里,设有大剧院、音乐厅等表演场馆,就像一个开放的音乐博物馆。在大剧院内,有一个IMAX影厅、大小剧场,这些地方将来都会向市民开放,大家可以在这里观赏顶尖的声乐晚会、毕业生的汇报演出等。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浙江文化城的建设,也带动了之江地区交通等配套建设。已经通车的之江大桥,把之江和滨江、萧山紧密连接起来,之江路不再需要承载巨大的进出城车流,恢复了景观大道的本色。

  另外,位于杭州绕城高速与西湖景区之间,还将建设紫之隧道,双向六车道,预计2016年通车,是杭州最长的隧道。到时候,开车从紫金港路到之浦路,按照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约15分钟就能到达浙江文化城。

  浙江文化城为何要选在之江新城

  杭州,乃至整个浙江,有这么多风水宝地,浙江文化城,为什么偏偏钟情于之江新城?

  其实,早在我省确定要建设浙江文化城之前,相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选址调研工作。包括之江、良渚、海宁等地。经过多轮比较,之江新城胜出。

  之江新城,是目前杭州市区范围内,可开发建设面积最大、环境最优、潜力最大的新城之一。范围包括东到九溪,西到金家岭,北到龙坞,南与富阳交界。这一块“风水宝地”,几乎占尽杭州的优质资源:西湖边、钱塘江畔、连绵青山包围之中。

  目前,浙江文化城的规划是,在之江度假区的核心区域,浙江文化城会建在珊瑚沙水库的西侧,文化城占地1000亩。

  浙江文化城建成后,浙江图书馆新馆、浙江省博物馆新馆、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浙江文学馆,基本上采取的模式,就是把这些馆的总部新馆,放到浙江文化城,而原有在主城区的这些馆,还是会服务市民,这样住在市区的市民,同样很方便。

  ◎来自会场内的声音◎

  建设文化产业项目前,政府先要有准确定位

  陈立强:省人大代表、理想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除了各类博物馆,还有各种艺术剧院。现在,每个县市区都要搞大剧院等政府配套文化项目,大剧院建设成本大,但维护更是难题。”省人大代表陈立强在谈及公共文化设施时说,“我们知道,有些大剧院一年真正投入使用的时间较短,设备闲置,维护成本又高,日常运作成为大问题。”

  所以,需要通过社会资金来盘活类似大剧院这样的艺术中心,以提高政府投资的绩效,既是资源整合,又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采访中,陈立强说的更多的还是如何做好文化产业,对于政府而言,他认为急需做好两件事。

  一是政府要有一个准确的区域定位,文化产业范围这么广,其中涉及到很多门类,不可能什么都做,只能有重点、有选择地做,这样政府就必须要先有规划,只有高起点的规划,才能吸引优秀企业、聚集高端人才。

  二是政策要统一到位。目前杭州等很多城市正在对大量工业遗产进行改造,这个创意很好,将老厂房、陈旧的厂区变成文化产业的孵化器。但是在运作过程中,会碰到不少政策性新问题,需要部门协调,需要体制创新。

  要从“文化制造”向“文化创造”转变

  王利平:省人大代表、广博集团董事长

  昨天,上海世博会杭州馆总设计师周刚“西子湖上——水彩艺术展”在西湖博物馆展出,这是西湖博物馆和西泠印社承办的一次展览,市民可免费观看,类似这样高水平展览在我省各类博物馆常年不断。

  “这体现了公共文化设施如何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民,让政府投资发挥最大的社会效应。”省人大代表王利平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如今,我省已经全面实现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让它们成为传播文化、惠及民生的载体。

  要让文化成为一种实际生产力,真正在经济发展中担纲“主角”,我们这些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要做的就是努力从文化制造向文化创造转变。

  王利平认为,文化产业需要发展和创新,因为文化产业不仅具有“产业”意义,还具有“事业”性质,要把文化产品作为文化产业来培育,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这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而要做好文化产业,企业自身的文化品牌必须具有十足的魅力。

  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王利平以广博为例,为了让广博的品牌拥有全球视野,实现文化的大融合,广博一直坚持通过合作交流、品牌输出等各种方式,加强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知名文具品牌的合作和交流,强化自身的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

  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更要留住文化人才

  邱昱:省政协委员、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声乐团团长

  我首先是一个文化传播者,也是履行职务的执行者。

  浙江是一个文化大省,经济强省。文化和经济就像一对姐妹,文化可以带动经济,经济可以推动文化,所以两者密不可分。因此我希望省两会后,省委省政府能够更有力度地用经济的实力来推动文化,使得文化在公共传播的各种渠道上得以发展。

  我省部分地县有很多文化设施,还有待于改进。比方说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在一些农村,文化设施非常简陋,民众业余文化生活、娱乐非常单一。在这些的地方,应该多增加公共文化服务,比如说建设适当的健身器材、老年跳舞广场,或者给小孩子们建一些娱乐的地方,甚至设立一些图书点。

  人的内心要靠精神来支撑,而精神来源于文化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将带动全民认识到文化,使得人的精神面貌有所提高。

  文化建设还需要完善人才工程,像我们专业院属单位也存在人才紧缺、人才跳槽等问题,这与我们现有的制度相关,希望省两会后能在这方面有所改善,给人才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以免人才流失。

  文化设施离不开政府投入和群众维护

  罗红英:省政协委员、浙江花都美容美发培训中心校长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魂,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文化底蕴,就很难有突破性的发展。因为文化是精神层面的东西,精神文明会带动物质文明。我认为在政策的支持以及媒体的导向下,带动民众对社会充满热爱,并有自身的追求,这就是文化建设。

  虽然文化建设是一个宽泛的内容,但是涉及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有一些非常具体的东西。比如说很多人习惯早上起来去附近学校操场上跑跑步,但学校放假的话,很多操场等体育设施就会关门,如今许多小区又缺乏健身娱乐场所,造成了老年人、学生,甚至年轻人一到放假,就没地方可去。这些缺失的部分,就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加强的地方。

  我个人认为,目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最缺失的就是大型的、公共的文化服务场所,当然这样的场所既离不开政府支持和投入,也离不开群众的维护,只有两者共同努力,才能打造浙江文化强省的氛围。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 编辑:实习生 莫雪怡